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西方古典雕塑经典作品 美第奇家族陵墓

2015-05-12 11:36:29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内容
米开朗基罗 1519-153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 米开朗基罗 1519-153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 米开朗基罗 1519-153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 米开朗基罗 1519-153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 米开朗基罗 1519-153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 米开朗基罗 1519-1534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

        西方古典雕塑经典作品

  美第奇家族陵墓

   ■ 中国美术学院   杨瞻

   圣洛伦佐教堂位于佛罗伦萨城的中心商业区。它是意大利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 —— 美第奇家族世代相传的礼拜堂,也是美第奇家族的安葬陵墓。米开朗 基罗为美第奇家族的两位重要人物内穆尔公爵朱利亚诺 · 德 · 美第奇和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 · 德 · 美第奇设计的陵墓雕塑就安置在教堂的新圣器室内。

    15 世纪以前,墓葬石雕的传统是将墓主人雕刻成临终时躺在棺床上的模样,周围配以浮雕或圣母与天使环绕的图案。米开朗基罗完全摒弃了这种手法,他一改中 世纪人物雕塑作为宗教图解附庸的传统,转而学习古代希腊和罗马石雕的技法,将两位墓主人化身为艺术家心中理想的形象,并专注于表达能够凝聚人物精神世界的 瞬间而又永恒的姿态。据瓦萨里《名人传》记载,当有人质疑雕塑形象并不与墓主人相貌相像时,米开朗基罗非常自信地回答道: “ 一千年后,没有人会想知道这两 个人是什么样子。 ” 言外之意,物质的存在或许老去,而精神之理想将会永存。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两座墓主人雕塑时,会不由地被雕像的神采吸引。朱理亚诺 · 美第奇是一位俊秀的青年武士,他两腿微微前伸,手执权杖放于两膝之上,身披 精致的盔甲,头朝向左侧,浑身肌肉饱满有力。神色刚毅,两眼微垂,似乎在向不远处凝视着什么,俨然一副古罗马勇士的样子。洛伦佐 · 美第奇则头戴兜鍪,两腿 交叉。右手以手背支在腿上,左手托着下颌,手指抚弄着下唇,仿佛一位正在思考问题的哲学家。这两尊雕像一武一文,潇洒风流,造型极为优美。尤其是洛伦佐 · 美第奇,由于他面部前额的头发与米开朗基罗另一件著名雕塑《大卫》的头发非常相似,人们戏称他为 “ 小卫 ” 。

   众所周知的是,洛伦佐 · 美第奇对文艺与哲学饱含诚挚的热爱。他醉心于柏拉图学说的研习并沉迷于诗歌创作。也正是在洛伦佐时期,美第奇家族对艺术的赞助,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培养了包括米开朗基罗在内的波提切利、多纳泰罗、达 · 芬奇、委罗内塞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将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 “ 黄金时代 ” 推向高潮。

  在两位墓主人雕像的下方,有一 组被后世称为《晨》、《暮》、《昼》、《夜》的人物雕塑。它们体现了艺术家匠心独具的另一面。罗曼 · 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称这组台座上的雕像 “ 仿佛 是两座主像的注释 ” 。也许是受到创作西斯廷天顶画的影响,米开朗琪罗继续以雕塑形式描绘出了《圣经》的第一个故事,也即是划分光明与黑暗的永恒主题。 《晨》、《暮》、《昼》、《夜》分别由两组男女裸体人物雕像组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体命运的浮沉变迁。

   《晨》是一个青年女子。她斜靠在台座上,右手撑起上身,左手弯曲伸向扭转的脖子。右腿懒洋洋地伸着,左腿自然地抬起。女子神情仿佛刚刚从梦中苏醒,脸上 显示出一副惺忪的神态。她微微张着嘴,好像在疑问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暮》是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他看上去正要睡觉却未能入眠,似乎一生都经历了 磨难的坎坷岁月,正处在冷静的回忆与苦闷的反思中。

   如果说《晨》与《暮》毫无顾忌地展示了人物的一切,《昼》与《夜》则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昼》的人物与米开朗基罗创作西斯廷天顶画中的 耶利米形象有某些相同之处,都是半遮着脸,但耶利米是典型的智者沉思的形象,《昼》则是一位充满怯弱与逃避感的中年男子。虽然白昼意味着生机勃勃的阳光, 然而塑像男子却将半张脸掩藏在发达肌肉的臂膀后边,他似乎害怕这盛大的阳光会带来某种不详,因此赶紧转身躲藏;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悄然隐退,心中似乎藏着 无限的留恋之感。尽管《昼》有着强壮的肌肉,伟岸有力的身材,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仍然使他犹豫不决,勉强维持着令人难堪的局面。

   《夜》是四尊雕像中最富诗意而又蕴藏丰富涵义的一尊。一个青年女子蜷着胳膊,右手抱头,斜倚在坐台上安眠,睡姿漂亮优雅。她的脸上毫无表情,又带有几分 安详,似乎摆脱了人世间的一切苦难,正恬然地进入梦乡。女子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一切都充满了安谧的气氛。然而在女子枕后,米开朗基罗煞费苦心 地雕塑了一块面具。面具象征着人物内心世界的惶恐和不安。仿佛梦中的美景只是一场虚幻,而美梦转瞬即逝的背后,仍然是现实生活无尽的烦恼和精神世界极度痛 苦的折磨。而仔细观察这尊雕塑,我们会注意到,女子的睡姿其实并不自然,她整个裸露的身体呈现出一种被迫扭曲的状态,左脚前伸的大脚趾与其他脚趾紧张地分 开,似乎在诉说着历经白昼所遭受的苦难。

   据说佛罗伦萨诗人乔凡尼 · 斯特罗齐看到雕塑《夜》后,曾写过一首热情的诗赞颂, “ 夜,为你所看到妩媚的睡着的夜,那是受天使点化过的一块活的石头;她睡 着,但她具有生命的火焰。如你不信,使她醒来罢,她将与你说话。 ” 米开朗琪罗看到这首诗后,也做了一首诗回谢,他写道: “ 睡眠是甜蜜的,成为顽石更是幸 福。只要世上还有罪恶和耻辱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于我是巨大的欢乐。因此,不要惊醒我。啊,说得轻些吧。 ” 显然,米开朗基罗的回应更为消沉,他不 希望有人打扰夜的宁静,希望自己能够沉醉在美的梦乡中。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米开朗基罗创作美第奇家族陵墓雕塑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折磨。从 1519 年到 1534 年,中间建建停停,耗费了 15 年才完成。一方 面,米开朗基罗一直对美第奇家族心怀感念,从他 15 岁进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开始,洛伦佐等人的思想观念就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米开 朗基罗对古风艺术的热爱,对人体结构的研究,无一不与美第奇家族的赞助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艺术家个人思想的独立与叛逆,对雕刻技艺精益求精的追寻,又使 米开朗基罗试图远离不可一世的美第奇权力中心。尤其是继任者利奥十世强迫他为其家族陵墓制作雕像,又肆意发号施令的行为,令米开朗基罗无法忍受,他甚至出 逃佛罗伦萨,不愿面对。

  而在雕塑建造的 15 年里,意大利的历史云谲波诡,充满了血雨腥风。人民的罹难、政治的变幻、文明的陨落,都加剧了米开朗基罗内心深处的痛苦。在美第奇家族陵墓雕塑中我们 可以看到,他希望虔诚的宗教信仰能够给世间的苦难增添一抹慰藉,因此借助于《圣经》晨暮昼夜的创世故事,展现出一种历经世事沧桑的虚幻感。然而米开朗基罗 又始终肯定人的价值,他希望正如雕塑从石头中创造出形象一样,人们能够挣脱自己肉体的束缚,获得存在的终极自由,因此又不遗余力地去雕刻人的肌肉的力量。 正是这种巨大的矛盾和摇摆,使他长久地陷于精神的痛苦之中。

    来源:美术报

 

34.9K
猜您喜欢
  •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说到近现代中国画里的童心,无论是丰子恺,还是齐白石的作品,都可以见出一种真趣与单纯。然...
  •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短暂的宣传预热后,巴塞尔网上展厅于3月18日到20日进行预先开放,全世界许久无展可看的观众们...
  •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进入11月,今年的艺术博览会已接近尾声,业绩惨淡,是很多市场人士共同的感受。一方面,...
  •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海德格尔会讨论 凡·高,梅洛-庞蒂会研究塞尚,这个传统来自于15世纪的意大利。”乔治·迪...
  •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置身当下多元的文化环境,面对当下的现实,艺术作品必然反映当下的时代特征。由于多种复杂的...
  •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中国当代艺术从三十年前的边缘、独立到陆续开始与资本、权力合谋,再到炒作、流拍、恶评。如...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