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必须为官员的雅好拉起警戒线

2015-05-06 01:00:52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内容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新媒体专电(刘武俊)前不久,中纪委领导在会上,当场怒批一些书协“官气”太重,让官员兼职书法协会这一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他直言:“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在谈到一些地方书协“官气”太重时,他还说:“现在有的干部玩过了,飘飘然了,忘记了执政党和老百姓的关系了。”

  检索媒体报道可知,目前多个省份的书协领导仍有官员兼任。比如,中国书协理事网的全国各省级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名单显示,河南、河北、福建、广东等十余省份书协仍有官员任“主席”的现象。

  坊间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无爱好”。官员们在书画、摄影、着书、发明等方面的“雅好”,往往会成为雅贿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圈内,官职已经与经济利益挂钩,不少官员拼命钻营就为了在协会当个主席、秘书长、理事之类的,以便今后拿官场上的身份去交易自己创作的所谓艺术品。

  前不久,时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辞职事件,就曾引出公众关于陕西书协为啥有62位领导的质疑,并将书协乱象暴露无遗。2014年12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宣布辞去相关职务,此前周一波在媒体撰文批评某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挤进艺术家协会兼职,乐于利用书画协会职权谋利,作品低劣却卖得十分红火的怪现状,他希望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自觉退出各级书画协会主席团。

  事实上,落马官员中不乏文艺“雅好”者。这些官员的雅好都超越了公私边界,成为赤裸裸的“雅贿”。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好书法,曾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的理事。在任时找其题写匾额的人络绎不绝,胡长清因此收了不少润笔费。胡伏法后,他的两幅署名盖章书法在南宁市贪官藏品拍卖会上拍卖均未成交,“字因人贵”转而变为“字因人贱”。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的身份格外引人注目。秦玉海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制作成宣传册、挂历、台历等,当作礼品赠送。秦玉海曾两次获得过中国摄影界最高奖项——金像奖。不过,这些荣誉背后却隐藏着天价摄影器材有商人进贡、摄影作品出版展览有商人赞助的腐败真相。秦玉海的数十万元器材由商人提供,被谈话期间曾退出价值数百万元的摄影器材,被“双规”前其所在院落的保安不止一次拣到被“遗弃”的相机镜头等摄影器材或配件。

  除了书画、摄影,不少贪官还有喜欢玉石甚至发明创造等形形色色的“雅好”。比如,王立军、武长顺是“发明专利达人”,倪发科、刘志军酷爱收藏玉石。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审批许可,他就将自己任命为省珠宝协会的名誉会长,说自己喜欢玉,就跟别人以交流玉为名,把自己的爱好变成所谓的“雅贿”途径,最后,经查他收受了1200万元的玉石。

  诚然,官员可以有摄影、书画、收藏、发明专利等各种“雅好”,但绝对不能让“雅好”蜕变成“雅贿”和“雅腐”。任何“雅好”都必须把握住公与私、廉洁与腐败的尺度,不能与不当利益挂钩。洁身自好,才是官员最好的“雅好”。一旦“雅好”异化为贪腐敛财的工具,打着“雅好”的名义干贪财纳贿、权钱勾兑的勾当,再高雅的作品和成果都会变得龌龊不堪。

  官员的“雅好”已经成为腐败新灾区。贪官们的“雅好”往往变为索贿受贿的神器,异化为利益“变现”的手段。因此,预防腐败应当及时给有“雅好”的官员敲敲警。反腐败不妨盯紧官员的各种“雅好”,通过“雅好”背后的蛛丝马迹发现腐败的线索。避免官员“雅好”沦为反腐“灰色地带”,就必须为官员的“雅好”拉起警戒线。

 

猜您喜欢
  •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说到近现代中国画里的童心,无论是丰子恺,还是齐白石的作品,都可以见出一种真趣与单纯。然...
  •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短暂的宣传预热后,巴塞尔网上展厅于3月18日到20日进行预先开放,全世界许久无展可看的观众们...
  •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进入11月,今年的艺术博览会已接近尾声,业绩惨淡,是很多市场人士共同的感受。一方面,...
  •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海德格尔会讨论 凡·高,梅洛-庞蒂会研究塞尚,这个传统来自于15世纪的意大利。”乔治·迪...
  •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置身当下多元的文化环境,面对当下的现实,艺术作品必然反映当下的时代特征。由于多种复杂的...
  •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中国当代艺术从三十年前的边缘、独立到陆续开始与资本、权力合谋,再到炒作、流拍、恶评。如...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