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艺术类院校变革能走多远

2015-05-06 01:00:44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内容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最近10年,中国的艺术教育从来不缺批评的声音与轰动的事件。在2014年,引爆舆论的是一位美院的学生。一部直指中国艺术教育问题的短片《走进天津美院》被传到各大视频网站之后,迅速在媒体上被疯狂转发。视频中,主人公李宝玖以退学的行动表明自己的对抗立场。

  从西方引进的美术教育体系到底怎么了?从苏联照搬过来的艺术教育管理模式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艺术院校到底应怎样承担起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的重责?在2015年,是否还将出现直指美院体系的重大事件?而美院招考与教学能否出现一定程度的变革?

  嘉宾预测

  让人对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再次产生兴趣

  ●卢延光 广州美协原主席

  自陈丹青辞掉清华美院教职之后,美院教学之所以能成为10年来持续的热点话题,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体来说,我国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是国家机制一元化,而西方则是多元格局,这决定了话题的持续性。这是30多年来的美术教育继续反思的。

  美院教学的根本症结在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受限。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就是美院的两个极端,必须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像其他院校一样,美院教学也是应试教育,办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而是无意中驱使他们为了谋生、赚钱、做官去读书,读书依然还是为了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这样做就远离了教育的本体。

  美院中的素描教学过重常常成为被质疑的对象,也不无道理。自徐悲鸿以来,美院教学体系树立了“素描就是一切”的美术观念,以压倒性的态势挤压其他观念,最终也成了一元结构,对学生也就形成了误导。学生不学素描就不行吗?从线描、色彩、速写、临摹等角度切入就不能成才吗?要知道,我们古人是没有素描观念的,不也成就了很多大师?再看看当代艺术的创作,早已超离了素描的概念,而是在观念、思维与想象力方面尽情释放才华。

  美院教学问题重重,也让人对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再次产生兴趣。这种模式也曾培养出大批的大师,到了现在怎么会过时了呢?

  我认为,在2015年,美院教学将持续成为舆论的热点话题,只是不一定是“退学事件”,也会是其他颇具眼球效应的事件。但是,纵使这能引起多大的争议与探讨,美院机制自岿然不动。要想有所变革,还必须经“上面”的教育部首肯或者力推。仅仅由一家美术院校来推动变革,是不会闹出大动静的。

  当然,有些变革也不可激进,要以保守的心态进行。有些变革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艺术提不上去正是因为素描不过关

  ●王大鹏 广州美院国画院院长

  美术教育的学院体制备受质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反正公共领域总需要话题资源,而美院正好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

  美院果真存在问题吗?当然存在。人无完人,一个机构、一种系统自然也有自己的短板。但也应看到,美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的师带徒模式无疑已经过时了,现在已经很难奏效,而美院恰恰可以给学子提供系统的训练。毋庸讳言,这种系统的训练也在时代发展中有不断的调整。

  陈丹青等人批评美院教学过度依赖素描,其实,他还是不了解教学的具体情况。就广州美院国画专业而言,也就在大学一年级加强素描训练,其后就是不断地临摹、写生、创作,还要上诗词课、书法课等。才上了一年的素描,说出去都会被人笑话,岂有素描课太多之说?作为造型艺术的中国画,没有过硬的造型基础,行吗?有些人动不动就说素描阻碍了艺术的进步,限制了才情的发挥,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我觉得,你的艺术提不上去,都是因为你的素描不够过关。

  现在,各大美院办学上的确有雷同的趋向,在资讯发达、交通便利的今天,的确是不可逆转之势。而美院的教师也面临一个挑战。杨之光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50后、60后的教师由于“文革”等时代因素,传统文化的根基非常不牢固,这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开展。我同意他的观点。但事实上,美院的老师也一直都在提升自己。而到了70后、80后,这种文化的自觉就更明显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了,我认为美院招考、教学等一系列环节,都将是热点话题,这是绕不过去的。

猜您喜欢
  •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说到近现代中国画里的童心,无论是丰子恺,还是齐白石的作品,都可以见出一种真趣与单纯。然...
  •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短暂的宣传预热后,巴塞尔网上展厅于3月18日到20日进行预先开放,全世界许久无展可看的观众们...
  •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进入11月,今年的艺术博览会已接近尾声,业绩惨淡,是很多市场人士共同的感受。一方面,...
  •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海德格尔会讨论 凡·高,梅洛-庞蒂会研究塞尚,这个传统来自于15世纪的意大利。”乔治·迪...
  •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置身当下多元的文化环境,面对当下的现实,艺术作品必然反映当下的时代特征。由于多种复杂的...
  •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中国当代艺术从三十年前的边缘、独立到陆续开始与资本、权力合谋,再到炒作、流拍、恶评。如...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