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买红木家具要看木料学名

2015-05-06 11:42:57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红木 > 内容

  深圳商报 [微博] 记者 管亚东

  今年的文博会主会场里,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红木家具令不少市民只可远观。但不少市民认为,这些家具的价格并没有那么可怕,比那些胶水复合板粘起来的“高档家具”划算多了。

  据了解,今年2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不符合条件的商品禁止销售。记者调查发现,商家基本都知道新国标,但不少浑水摸鱼;消费者大多对此不知晓。

  古典家具好看又环保

  30多岁的小曾夫妇想买个博古架,在益田路金海马家具商城找到了一个中意的紫檀双面雕博古架,要价7万多元,小夫妻毫不犹豫地把博古架“请”回了家。

  古典家具流行伴随着环保风。深圳房地产信息网上有个长达两年的精华热帖,说的是“三好她爸”为了小女儿的健康,追求“零污染”,从每块材料入手,不让一块复合板进家,所有家具最终回归榫卯结构,甚至油漆都不上。这股风潮现在被不少家庭接受。

  此外,红木也有保值作用。由于木材生长缓慢,一木难求的局面总是存在,就像一位业内人士所言,你买一套珍贵的红木家具,过了几年可能值一台宝马,再过十年可能就是四五台。业内人士提醒,不是所有红木家具都有保值增值作用,一般分为“通货”、“收藏货”,前者只是满足人们生活实用;而后者具有一定的工艺和艺术性,才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质量卡要标注学名

  你一进店铺,很多老板张口闭口就是花梨、红檀、黑檀、绿檀、酸枝等名贵的词。而按照“新国标”,这些现在都属于不规范标注,消费者首先在“鱼目混珠”上。

  销售多年高档红木家具的大名楼公司董事长姜民告诉记者,以现在高端红木市场上流行的酸枝为例,主流木种有7种,价格相差数倍、数十倍。例如,老挝红酸枝目前原料价格20~30万元一吨,被俗称为白酸枝的缅甸酸枝则是1万元多一吨。

  按要求,家具要有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明示卡、产品合格证等“一书一卡一证”才可上市销售规定,尤其在关键的“产品质量明示卡”上,要求商家标示学名而非俗称。例如,绝对不允许标示大红酸枝或缅甸红酸枝,而应标注学名交趾黄檀、白酸枝学名奥氏黄檀等,每种木材都有对应的学名,消费者只认学名即可,避免商家以次充好。

  最好看过原胚再让上漆

  由于现在技术发达,很多商家的打磨处理技术相当完美,很容易把一些边材混进去。红木之所以贵重,是在其坚硬和花纹美丽的芯材,外面的密度和花纹没那么好的被称为“白皮”,按国家规定,在红木家具中的使用不超过3%。

  在家具重镇广东中山、福建仙游等地,一些价格低廉的红木家具要引起关注,大量厂商用白皮上色后再上油漆做成的漂亮中式家具,展厅内是看不到分辨不出的,除非你用斧头把家具砍断看看里面是什么。

  姜民告诉记者,商家最好做好白胚,让消费者验证过后再打蜡或上漆,以免被骗。

  所谓红木“水太深”,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未必。如果不追求红木中的“国王”、“贵族”,还有很多价格亲民的可以选择。

  消费者购买前一般都要“临急抱佛脚”,姜民建议,可以先上专业论坛学习一下,看看好的做工、器形,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目前比较权威的网站有麒麟网、木工论坛等,那里有很多业内人士晒作品、品评,消费者花一两个晚上比读一本专业书管用。

34.9K
猜您喜欢
  •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家具到红木家具的出现,中国古典家具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可以称为一部精彩...
  •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说起名贵木材的收藏,很多人了解到的都是紫檀。其实,在珍贵木材收藏里,绿檀无论从其自身...
  •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2009年7月26日,时任海口市林业局局长的林劲指示海口市林业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将原海口市木材...
  •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1971就开始收藏并研究中国明代家具。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部分有点残破、伤损甚...
  •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明清家具成为专题陈列,且独立成馆,以王世襄先生旧藏明式...
  •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3月17日晚,“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首场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办,这是七场拍卖中最富精...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