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当代铜炉已成收藏与清玩佳品

2015-05-06 11:10:43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铜器 > 内容
索耳圆炉小蚰耳套炉

  本报记者赵晓林

  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为改善郊坛、太庙及内廷所陈设的鼎彝祭器,敕令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利用从暹罗国进口一批“风(铜”,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等名瓷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了一批彝器,即后世闻名的宣德炉。

  目前,宣德炉已经成为收藏界热追的收藏品,价格近年来扶摇直上,常人已经难以企及。从近20年的国内拍卖成交状况看,明清铜香炉的成交数量和成交价都在逐年上涨。2000年以后,铜香炉的平均成交价格稳定在10万元上下。近几年,铜炉收藏势头不容小觑,各大拍场佳绩频传。2010年,仅王世襄藏炉专场总成交额就高达9844.8万元,成绩不俗。

  大明宣德炉为香炉收藏中最顶尖的精品,但真正流传至今的宣德炉已是凤毛麟角。据记载,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共得5000只,以后即封炉不铸。数百年沧桑,宣德炉的存世量已是稀若星辰。据称现在市面上和人们所收藏的大明宣德炉90%以上都是后仿的,真正的大明宣德炉在收藏市场上几乎没有。炉缘阁铜炉亦成收藏佳品

  炉缘阁恪守传统赏玩明清铜炉之美的准则:“黄如秋葵著露,白如玻璃澄水,红如朝霞映日,青则点漆”,此为欣赏炉色之妙。于炉之造型,除仿古青铜器式古雅者,并有花、素、方、圆之别,有易于入手把玩摩挲、有便于陈设观赏。宣德炉最典型的器型有:冲耳炉、蚰耳炉、鱼耳炉、桥耳炉、狮首炉、戟耳炉、钵盂炉、压经炉、竹节炉、法盏炉、象首炉、朝冠耳炉、鼓墩炉、索耳炉、橘瓣炉、四方炉、花式炉等。这些炉缘阁均能俺原样仿制,而且在其皮色上也能达到较高的水准,使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炉缘阁所出之妙器佳作,全部遵循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原料既佳,又施以特殊的冶炼技术,所制铜炉宝色内敛,珠光外现,玉毫金粟隐跃其上。

  炉缘阁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宣德炉及其到“民国”时期的仿品已经成为收藏的珍品,市场上难得一见。但喜欢收藏此类铜炉的人群很大,所以炉缘阁一直尽自己所能,以一分真诚做事,自主研发的作品也屡屡获得行业专家的首肯,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代表全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的“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工艺美术大展金奖、江苏省“艺博杯”大奖、苏州市“苏艺杯”工艺美术大奖等荣誉。现在制作的铜炉不管是内在质量,还是外观,都基本达到了宣德炉的水准,已经被很多收藏者认可,成为一种新型的当代收藏佳品,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专门收藏炉缘阁高端铜炉的收藏者。明清宣德炉已成收藏重器

  由于宣德炉的工艺达到巅峰,最受追捧,因此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的活动从未间断。但这些仿制品中也分为“老仿”和“新仿”,“新仿”即指最近几十年生产出来的香炉,只能当作工艺品来看,但“老仿”的香炉以晚清和民国较多,甚至连与宣德炉同时期的明代也有,因此,这些“老仿”香炉无论是从年代还是工艺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但是,目前如果想收藏这些古代的铜炉,一般收藏者已经很难有机会了。所以,当代新仿的铜炉精品就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8月底,在济南成功举办的第二届济南艺术品博览会上,一个设计别致、古雅的展位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就是来自苏州的“炉缘阁”的展位。其中展出了数十件炉缘阁制作的各式铜炉,据其负责人介绍,这些铜炉都采用传统失蜡浇铸工艺制作,从雕刻蜡模,铜合金冶炼,脱模打(,皮色制作,都采用手工制作,所有宣炉器型深具法度,铜质精纯压手,皮色莹润细腻,达到了最高水准。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而宣炉,更被誉为“文房首器”。炉缘阁,隐于桃花坞之内,继吴地浩浩文风,承姑苏千年雅韵,致力于继承和推广传统苏作宣炉铸造工艺。炉缘阁旗下拥有蒋至高(明清制炉大师蒋抱云之后,姑苏制炉第一人)、顾建刚、吴子月阅、王内德、王辨之、胡长庚、赵大信等制炉世家,所出之妙器佳作,全部遵循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原料既佳,而冶炼尤秒,其炉宝色内涵,珠光外观,玉毫金栗,隐跃其上,实为传统文人清玩与时尚人士清玩与收藏佳品。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34.9K
猜您喜欢
  •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从最早有明确纪年的褒衣博带式造像,到益州(今成都)首次出土的阿育王全身像,再到不断...
  •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自11月3日开始,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将携今年秋季拍卖会部分艺术精品,前往广州、厦门、成都三...
  •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6月24日至7月19日,“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览在首都博物...
  •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于6月13日正式竣工。不同于...
  •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主尊端坐莲台,目光微垂,面带微笑;金身庄严,法器华彩,千手灵动,胜似孔雀开屏。耗资数千...
  •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近日,在西泠印社2014年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16件名家旧藏的青铜礼器经过激烈竞价,最后...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