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芦鹤池塘铜镜,元代(图12)。直径20厘米,西安市北郊征集。圆形,背面中心圆钮,素面缘,在池塘边生满芦苇,四只鹤鸟,有站立静观流水,有引颈寻食,有回首观望,有边行边左右寻物,空中云间两只鹤鸟自由飞翔,整体如同一幅花鸟图。
西安市博物院收藏的铜镜原收藏于西安文管会,据前辈文物工作者讲,主要是从1965年以来在西安市地区征集,串门走户,普遍收集,当时征集的条件差,经费少,外出主要靠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当时还有错误看法,对征集宋代以后的文物没有必要,理由是时间距今短,但是在深入社会征收文物中,遇到很多这段时期的文物,它是西安市宋代以后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故在征集中重视了这一时期文物的征集,宋代以后的铜镜也是如此。从宋代起铸造业除大量铸造铜镜、货币、宗教造像、宗教用器外,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其它铜器都少见了,也就是说铜器的铸造走向尾声。
鉴别铜镜首先要区别宋代及以后的铜质,其与商周以至五代,特别是唐代的铜质不同。宋代及以后是用黄铜,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宋代的白铜生产是铜与镍的合金,故与前代的白铜也有区别,从表面也能观察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其次从造型看,主要是延用传统器型,有圆形、方形、方形圆角、亚字形、菱花形、葵花形等,带柄形等,新出现的器形有钟形、盾形、桃形、长方形等。纹饰丰富多彩,有双鱼纹、双龙纹、双凤纹、行船纹、八卦纹、荷花纹、连钱纹及人物故事纹等,还有字纹:长命富贵,“寿山福海”等,纹饰主要特征是以写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