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钗760支 长19.5~26厘米(图12)。折股钗,钗梁分半环形和云头形,其中约有20支鎏金,并在钗梁两边刻花,纹饰有蔓草、菱形纹、联珠纹等。
唐代重美发,喜高髻,发髻上面的点缀最为流行的是发钗。金银钗都很长,有的钗梁装饰很精致。插戴钗的数量不等,唐施肩吾《收妆词》中有“枉插金钗十二行”,唐代新城公主墓壁画中一位少女插戴6支钗。
银镯29副 径5.2~6.3厘米(图13)。曲圈状,两端缠银丝,端头有孔眼,镯面有三道凸棱。
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中出土一件银盒,内壁墨书“钗钏十二枚共七两一分”,经核实,其中钗9枚,钏3枚,共七两一分。钏与银镯形制相同,当为钏。
“安史之乱”后,南方成为金银器制作中心,器类增多,工艺高超,纹样华美,民族色彩浓厚,尤以镇江(时称润州)为著。据考古发现,整个南方出土唐代金银器的总数达1100余件,而镇江占九成左右。润州炉火纯青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使其成为南方的中心产地,制品多供奉皇室,并錾刻“力士”名牌商标。其对宋元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