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歙县博物馆藏明代金器赏析

2015-05-06 11:08:16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铜器 > 内容
图1  明永乐七年飞雀享云纹金霞帔坠子

  金步摇(图9),长13.7厘米。包括有金钗、金珠、小金花、钟形小金片、水晶珠、黑玉珠、红玛瑙、金丝等。金步摇即金制步摇,古代妇女常见发饰,步摇与簪、钗一样也是插在发髻的饰物,它是在簪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发髻高绾,钗较之于簪的优点则体现了出来。钗首因露于外,富有装饰作用,是发钗的精华部分。步摇的基座通常为钗,钗首饰有活动的花枝、珠串,行动时亦步亦摇故称为步摇。因制作工艺精细、材料贵重,多见于高贵女子妆奁,普通女子少用。步摇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据《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载“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东汉郑玄注云:“副之言覆,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之步摇矣,服之以从王祭祀。”又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载:“殷后服盘龙步摇,梳流苏,珠翠三服,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可见,步摇是殷代、周代王后礼服的必要配饰。步摇通常有汉式步摇与唐式步摇两种,也有两种相结合的,在汉朝时常作为树枝状,长长蔓伸,上悬片片金叶,其间缀以镂空梅菊、珠玉。唐代盛行的则是以金玉制成鸟雀形,在鸟雀口中垂下珠串,一走动珠串便随之晃动摇颤,婀娜多姿。此件金步摇是汉式步摇,只可惜已残损,枝上的金叶、珠玉等已脱落,而不能尽显现其原本晶莹辉煌的风姿了。“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由于材质贵重、制作精美,使用步摇者多为身份高贵的女子,万种情思、千般风情都在这鬓间发上轻摇慢晃,摇曳生姿,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金银器从其开始出现,即主要是社会上层,特别是宫廷和皇族享用的高档物品,是其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同时,又作为一种特殊工艺,金银器的雕饰与加工,既与上流时尚审美意趣密切相关,也是皇家和贵族需求的反映。同时,由于上流时尚的引导和渗透,及金银器固有的精美,使其在民间也深受喜爱和珍藏。其生动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体现了能工巧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明代是金银器空前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因为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只允许宫廷皇室、亲王贵族大量使用金银器,并专门设立银作局监管。集中全国各地能工巧匠,“更番赴京输作”,使手工艺特别是金银制作出现繁荣发达的局面。许多制金工艺高手,融合南北技艺,制造出精美绝伦、华彩耀眼的金银艺术佳品。而各地亲王和异姓王公贵族所用金银器,也多出自“输作”制度下宫廷制作。歙县出土的这批金器在制作工艺上尽显华美,采用了锤打、焊接、雕镂、錾刻、掐丝、盘丝、累丝等技法,从装饰风格上看,这批金器体现出宫廷金银艺术所特有的富丽华贵,在吸收融合其他艺术的基础上,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尤其体现在凤纹设计上,如金凤钗就采用了云凤纹。到了明代,凤纹装饰已成一种特定的形式,这时期的凤纹,采用锦鸡的头、鹦鹉的嘴、鸳鸯的身子、仙鹤的腿、大鹏的翅膀、孔雀的尾。并根据凤的姿态,分为坐凤、立凤、飞凤、卧凤、团凤几种,同时和与之相配纹饰相结合,又可分为云凤纹—凤在云中飞,草凤纹—凤身、凤翅、凤尾呈卷草形,花凤纹—凤隐于花中或作花形等。其凤纹表现手法多、想象力丰富、形式感强、洋溢着勃勃生机。明代工匠在看似简单的器物上,设计出最祥和、最完美的凤形图案。俗话说“龙在头上变,凤在尾上飞”,凤尾比其他部位更丰富、更富于变化,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这批金器中有一只金簪上清晰刻有铭文“永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承奉司造八成色金簪一支,四钱重”,因此可初步推断为明代初期。同时,在这批金器中的金帔坠、金凤钗上都明确刻有“内宫监造”字样,说明为官宦人家之物品。另外,这批金器都为女性饰品,进而可断定此墓葬为明初贵族妇人墓。

34.9K
猜您喜欢
  •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从最早有明确纪年的褒衣博带式造像,到益州(今成都)首次出土的阿育王全身像,再到不断...
  •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自11月3日开始,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将携今年秋季拍卖会部分艺术精品,前往广州、厦门、成都三...
  •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6月24日至7月19日,“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览在首都博物...
  •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于6月13日正式竣工。不同于...
  •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主尊端坐莲台,目光微垂,面带微笑;金身庄严,法器华彩,千手灵动,胜似孔雀开屏。耗资数千...
  •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近日,在西泠印社2014年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16件名家旧藏的青铜礼器经过激烈竞价,最后...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