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金银器收藏带动石柱镇金银器热卖

2015-05-06 11:07:57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铜器 > 内容
石柱镇的金银器市场

  记者李翌  “打银器到石柱。”这是永康当地人口口相传的一句老话,石柱镇的金银器市场集中在老街,在永康当地乃至周边县市很有名气。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石柱金银一条街,每家店铺里都挤满了顾客。走进街口的杭芳金店,有6名销售员正接待几拨客人,应接不暇。

  春节临近迎旺季

  据了解,随着春节临近,白银市场进入旺季,特别是去年11月第二届石柱金银器交流会召开后,石柱老街银饰产品名声在外,使今年金银器销售提前一个月进入旺季。

  虽然已是寒冬腊月,但人们购买金银器的热情高涨。在杭芳金店,一位女士正对着店里的镜子试戴挑选的银项链,她告诉记者,自己姓陈,缙云人,听说价格便宜,便和朋友一起来买银首饰。喜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愿割爱的陈女士一口气买了600多元的银首饰。

  “快过年了,我顺便也给儿子和妈妈买一点饰品。”陈女士说着话,便拿着精心挑选的银器走到柜台准备付钱。

  “每天都有很多顾客前来购置金银器。”杭芳金店店主李杭芳介绍,春节前一般都是金银器销售的旺季,无论各种黄金首饰,还是生肖贺岁器件,都掀起了消费高潮。

  成立市场协会 转变经营模式

  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石柱老街银铺的销售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单独加工银饰品向如今半加工半批发的经营模式转变。

  石柱镇石柱村村支书任安良告诉记者,以前市场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为了压低价格,一些店主只能进一些品质较低的银器。“石柱的金银名声在外,不能就这么毁了。”任安良说,不断接到顾客投诉的村干部决定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其形成文化旅游品牌效应。

  “去年4月2日,我们邀请市场内的店主加入,成立了石柱金银市场协会。”协会会长应琼诀介绍,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市场。他们要求市场内的店主都加入协会并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若是接到顾客的投诉或举报,就从保证金中扣除一部分作为惩罚。

  此外,协会每1~2个星期会组织人员对各店铺的商品质量进行抽查,如果查出假冒伪劣商品,除了扣除保证金外,还会上报工商部门进行查处。

  “以前都是恶性竞争,一些同行不断压低价格,根本没有利润可言。现在市场内统一售价,薄利多销的同时,我们还有一定利润。如果想竞争,就要卖品质好的商品。”杭芳金店和林莉金店都是市场内较早经营金银首饰的店铺,店主李杭芳和林莉都是协会副会长。对统一售价后的市场,她们认为,应该走品牌化之路。林莉说,自己已经与国内一家较大的银器生产商合作,这样既保证品质,在款式上选择的余地也更大。

  金银器昭示传统文化回归

  象征财富和地位的物品数不胜数,其实质是人在寻找与自己身份相等同的财富象征。在古代,金银器是富人的象征;而现在,豪宅、名车是富人的象征。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们开始寻找更具传统文化色彩的财富象征,金银器因其几千年来的财富象征意义,再次回归上流社会。

  “金银器的收藏意义同样不容忽视。”李杭芳介绍道,在藏品市场,金银器收藏是个由来已久的分支,但一直以来,金银器收藏始终锁定古代藏品。然而,受金银材质特殊性的影响,正品古代金银器并不多见,目前大量充斥金银器收藏市场的多是仿制品。“随着收藏理念的日渐成熟,藏家们普遍认为收藏赝品金银器,远不如收藏专业打造、品质保证的金银器来得实在,这是近年来石柱金银器市场越来越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吴军勇/文 吴潮宏/摄)

34.9K
猜您喜欢
  •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从最早有明确纪年的褒衣博带式造像,到益州(今成都)首次出土的阿育王全身像,再到不断...
  •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自11月3日开始,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将携今年秋季拍卖会部分艺术精品,前往广州、厦门、成都三...
  •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6月24日至7月19日,“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览在首都博物...
  •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于6月13日正式竣工。不同于...
  •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主尊端坐莲台,目光微垂,面带微笑;金身庄严,法器华彩,千手灵动,胜似孔雀开屏。耗资数千...
  •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近日,在西泠印社2014年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16件名家旧藏的青铜礼器经过激烈竞价,最后...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