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艺术家群体一直都有一个优质的传统和特质:即在艺术观念的表达上对人性方面的探索在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的贡献。艺术传统的权力比重还是沉溺与溃败于沉重的物质肉身,而这些艺术家的珍贵之处在于于来自丰富内心世界的不同“觉醒”。他们还在苦苦的与社会“较真”,寻找艺术之于精神世界超越物质性的探索。这个展览堪称为近十年南京当代艺术家群体再一次对当下现实问题的心灵关注,每位艺术家创作心态是极为严肃的,是一次创作探索与艺术方式上带有观念倾向与突破的代表性展览。试图用艺术家个体微薄的身体之躯,去传递反物质化迷恋社会的向度与信息,以“灵魂之躯”直指人心,维系艺术世界的精神前沿探索姿态。
本次展览集中体现了“灵魂之躯”参展艺术家反物质的时代观念力量和艺术个性化、多元化表达。参展艺术家,每个人都对“灵魂”这个主题做出艺术的互动回应方式:
黄药现场互动的作品:“灵魂的尖叫”,试图通过日常人们最熟悉的动物猪对比,展示动物也有灵魂,且动物发出的声音更自然和原生。从日常最物质性的消费性物什艺术化的寓意与思考人性真实状态惊人的退化,以及物质化社会深层次的自省与反讽。
郭海平现场互动的作品:以自制的旗子降半旗的方式,“为死去灵魂的人降半旗”,是一次反物质寓意的“降旗”,把人们心中那种充满物质、名利交织的欲望降低下来,向大地低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以寻求当下社会的精神进化。
三毛现场互动的作品:“照妖镜”,展示人性当中被自我潜意识蒙蔽的一面。试图赤裸裸的透视出每个个体的那种被物质社会所遮蔽的阴暗面,以及面具人生的虚伪状态。
刘绍隽现场互动的作品,“解冻的灵魂”,质疑的社会问题是,强大的技术社会已反制了人的灵魂自由,多数的灵魂已退让、躲藏,被冰封进无声的角落。如今,我们有了一个行尸走肉的世界,我们生存在其中能好吗?让我们用艺术方式解冻、催醒那些休眠的灵魂吧!
孙大量现场互动的作品,“我的血馒头”,是一种对照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药”之艺术视觉阅读行为,以自身抽血的方式,对人性深陷物质时代的重新思考。自省似的拷问艺术家的社会角色何去何从。也是艺术家对今天艺术介入社会方式的沉重性思考方式。
李凝、吴海珠现场互动的作品,是通过作品展现人性状态的“灵与舞”肢体表演,是以身体作为直接媒介,启发人们探索来自自身内部的能量,倾听并抵达另一个具有灵魂存在的“身体”。
妙禅师现场互动的作品,是通过禅坐,止语的方式,引导人们回到对内心的觉醒力量上。释放人性真实和真心的自然能量,从而达到明心见性,直指人性,找到人们所存在的“灵魂之躯”的觉悟。
“灵魂之躯”的寓意非常明显,身体只是物质的属性,而因为有了灵魂,这个躯体才有真正的动力,问题是现代城市人都把这个躯体的核心元素放弃,而保留和迷恋沉重的肉身。展览所要触及的深层次问题是,灵魂个主题一直被中国式的意识形态所遮蔽,很少人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严肃性的话题来进行明确而又持续的讨论。当下艺术家介入灵魂主题的关注与操作,实际上直接在观念上对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溃败的系统进行新的引导。同样亦可以回答艺术还可以直指人心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看,“灵魂之躯——艺术家的寻魂之旅”展览,既是对现有艺术游戏规则和制度的一次极为有效的颠覆,又是当代艺术所承载的时代内容与价值生成需求。
为什么灵魂是艺术家当下和最终要思考的路径与问题?这和我们的社会结构恰恰对应起来。中国艺术30年,艺术在政治和经济层面取得相反或相对应的社会效果,但是今天的艺术生态却破坏得一无是处,艺术在关心人性和真诚的基本问题上,都已经异化为商业的节奏。那么在艺术文化层面能够与社会接应的可能就是重新回顾到真正的内心层面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中,接近自然和灵性的东西。而灵魂是一个还没有比触及的一个“球星”,我成为艺术的“外星球”世界。这个“外星球”的系统里艺术才能释放原生态的人性状态和真实的情感表达。
中国原生艺术开拓者郭海平分析认为,“此时此刻,这些艺术家用他们自由的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示他们探求灵魂的实践,对此,观众是否能够借助于这些艺术家们的展示找到自己灵魂的踪迹,恐怕这只能在展览开幕之后才能获得答案,不过,有一个答案应该还是可以预料的,这就是即将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作品,无论从社会学还是艺术的角度,一定只能给极少数人带来帮助,因为对于中国人而言,灵魂实在是太陌生了,所以,我还是愿意将这次艺术家们与观众的互动,称之为是一次‘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探索’”。
这些艺术家的共同特质在于,都善于和自己内心的沟通,强调原生态的艺术直觉,更自觉的强调内心情绪的自我表达。他们相信现在商业化艺术的“紧箍咒”环境下,恰恰的艺术创造性与表达的出口。黄药、郭海平、刘绍隽,三毛,孙大量、妙禅师,“灵魂之躯——艺术家的寻魂之旅”为主题的展览,就是在中国当代艺术这样一个被结构化的机制里,寻求精神层面的艺术实践出口。他们都强调自身的体验性与艺术创造性,通过艺术直觉的方式和类型转化出来,形成强烈的艺术体验感。
当下价值观混乱的社会,艺术创造性力量的释放和源动力正是来源不同方向的“探索”,而其中关于“灵魂”为主题的讨论将成为当下艺术的趋势,甚至可预测的是会触及艺术生态端的核心构造。
对日益产品化的中国当代艺术而言,“灵魂之躯——艺术家的寻魂之旅”展览,针对性的指明了一条精神的救赎之路。正是这群以心灵为诉求的艺术群体几乎牺牲个人利益的抵抗和坚守,完成了一次来自艺术系统内的自我革命和生态链的重塑与造血。
展览信息
灵魂之躯
BODY OF THE SOUL
艺术家的寻魂之旅 南京站
ARTISTIC ENDEAVORS FOR THE SOUL
展览开幕/Opening:
日期/Date: May 24th 2014
5月24日下午 4.pm
参展艺术家/Artists:
黄药 Huang Yao 三毛San Mao
刘绍隽 Liu Shaojun 郭海平 Guo Haiping
孙大量 Sun Daliang 妙禅师 Miao Chan Shi
策展人/Curator:
Nora Gantert (Germany 德国)
陈晓峰 Chen Xiaofeng ( China 中国)
艺术总监/Art Director:
Alexandra Loulias (USA 美国)
特邀/Special Guest Artists:
李凝 Mr. Li Ning 吴海珠 Wu Haizhu
(凌云焰肢体游击队) Life Body Performance
张晚霞(京剧程派票友) Zhang Wanxia (Sing)
郑娜 “生命之舞” Zheng Na “Dance of Life”
展览地点/Address:
南京定淮门12号世界之窗21号楼
12 Ding Huai-men Street, House 21 Nanjing
南京药艺术馆
Nanjing Drug Art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