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社会学家看艺术界:艺术家的名声是集体赋予的

2015-07-10 13:26:5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内容

  艺术不是高度个体化的创作,而是一种“社会进程”,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S。贝克尔(HowardBecker)认为,是艺术界的“惯例”催生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或者一个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

  “杜尚有一件著名的作品,小便池,成为艺术家的代表性成就,甚至让艺术家得到了更大的名声。现在,这个小便池正待在美术馆里,彰显着‘它的确是一件艺术品’。这件作品走到今天的位置其实可以视为一个‘社会进程’。”在霍华德·S。贝克尔眼里,艺术不是高度个体化的创作,而是一种“社会进程”,艺术家的成名也是一个有机的艺术界逐步赋予的过程。他说:“艺术不是一个特别有天赋的个体的作品。与之相反,艺术是一种集体活动的产物,是很多人一起行动的产物。”

  贝克尔是标签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的代表性人物,他早年与莱默特(EdwinM.lement)一起提出的“标签理论”成为人们研究“越轨行为”的重要理论,人们经常说的“贴标签”便来源于这一理论。在名为《艺术界》(ArtWorld)的书中,他呈现了自己对艺术圈各个领域生态系统的考察。该书去年由译林出版社译介到内地,《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对贝克尔进行了邮件采访。

  “我将艺术界作为我关注的中心,将他们看作艺术品的制作者,考虑了他们的生涯、运作方式和结果,而不是那些个体艺术家。”在此书中文版前言中,贝克尔写道:“因为艺术界活动和艺术界组织机构的方方面面都造成和影响了名声的形成及其结果,所以,将名声作为一种社会进程来考察是完成此项工作的终南捷径。”

  贝克尔将自己目之所及的许多因素都纳入到“艺术界”这一体系中考察:美学理论、美学家、批评家、国家的意识形态管控、媒体编辑、画廊老板、剧场老板、印刷行业,以及生产纸、笔、照相机等物料的系统。这些,都是艺术生产体系中的环节。

  贝克尔认为,一件东西被接纳到“艺术品”的范畴,需要一定的限制性条件,而这种条件取决于艺术圈存在的一种共识:作艺术判断之时,要采用哪些标准,由谁来执行。这种标准存在于很多受过训练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心中,就像几位医生阅读一份临床报告时,结论不会相差太大。不过,他也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是“共识”的标准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美学会发展新的理论来包容逐渐被艺术界所接受的事物。“当现存的美学无法将其他方面已经合法化的作品逻辑地论证为合法时,就会有人建构一种可以这么做的理论。”

  贝克尔将艺术家按照对“标准”的态度分为四类:“中规中矩的专业人士”、“特立独行者”、“民间艺术家”和“天真艺术家”。“中规中矩的专业人士”是谙熟艺术界现存“标准”的人,因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以“艺术之名”创作的;“特立独行者”则是意识到“标准”的存在而故意打破它的人。与前两者所不同的,“民间艺术家”与“天真艺术家”忽略了艺术界的诸多“限制”,却也能创作出耐人寻味的作品。

  艺术史上,独具一格的艺术家往往会被尊为“大师”,这也正是莫奈、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这些名字至今熠熠生辉的原因。然而,在这些硕果仅存的“成功革新者”的背后,其实是无数失败者。“新的世界围绕着革新——技术上的、观念上的或者组织上的改变——而发展起来,但是大部分革新都不会产生新的艺术界。”贝克尔在书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革新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也与群体性因素相关:并非因为革新的实验本身无法向纵深发展,而是创新者很难找到足够多的人参与到这种发展之中。

  “艺术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但艺术家并非随便可以代替。”贝克尔说,我们称为“艺术家”的人并不是在想要找到就能找到的。“我不是反精英主义者,我希望能够客观地观察什么是正在发生的。”

34.9K
猜您喜欢
  •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说到近现代中国画里的童心,无论是丰子恺,还是齐白石的作品,都可以见出一种真趣与单纯。然...
  •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短暂的宣传预热后,巴塞尔网上展厅于3月18日到20日进行预先开放,全世界许久无展可看的观众们...
  •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进入11月,今年的艺术博览会已接近尾声,业绩惨淡,是很多市场人士共同的感受。一方面,...
  •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海德格尔会讨论 凡·高,梅洛-庞蒂会研究塞尚,这个传统来自于15世纪的意大利。”乔治·迪...
  •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置身当下多元的文化环境,面对当下的现实,艺术作品必然反映当下的时代特征。由于多种复杂的...
  •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中国当代艺术从三十年前的边缘、独立到陆续开始与资本、权力合谋,再到炒作、流拍、恶评。如...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