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图拉带有某种原始感的生硬不同,处于佛教衰落期的波罗王朝虽有重振的雄心,大多数作品却繁复而雕饰,给人另一种生硬感。波罗时代雕像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质地坚固、致密的黑色玄武岩,黑而光亮,乍一眼很吸引人,细看却缺乏生气,因为它们大多是按照规定的样式制作的。不过由于波罗时代大乘佛教的主流已经变成密教,从展品中的“胜乐金刚像”、“度母像”、“摩利支像”、“胜尊佛母像”、“般若佛母像”等,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今日藏传佛教艺术的传承关系。
由于波罗时代大乘佛教的主流已经变成密教,从展品中的“胜乐金刚像”等,可以清晰地看到与今日藏传佛教艺术的传承关系
佛教从印度经中亚传到新疆,通常认为有南北两路。北路从犍陀罗向北越过兴都库什山到阿姆河流域,再向东越过帕米尔高原北部的几个隘口到达塔里木盆地;南路从印度西北部向东穿过克什米尔南部,翻越喀喇昆仑山南部山口,到达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和田(于阗)。此外还有一条路,即汉文古籍所载“宾道”,从犍陀罗出发,经印度河谷、吉尔吉特河谷、洪札河谷,通过红其拉甫山口(这一路基本上与今日中巴公路即喀喇昆仑高山公路重合),到达塔里木盆地西南的皮山。这几条路都以于阗或龟兹为目标,犍陀罗、笈多和波罗的佛教艺术,也就是通过这几条路,来到了新疆,于是有了丹丹乌里克、克孜尔、吐峪沟,有了敦煌、麦积山、云冈、龙门……
来源:外滩画报 文:菲戈 编辑: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