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西泠印社建社元勋吴隐

2015-05-06 00:25:58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韩天衡 张炜羽

  在“环水抱山山抱水”的西湖孤山,有一个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著名金石篆刻学术团体——西泠印社。印社“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自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创立以来,走过了一百一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已成为海内外印人研求印学之圣殿。四位创始人——叶铭、吴隐、丁仁、王禔,令人景仰。其中能书画印俱工,又兼具商业(今之所谓文化产业)头脑,文商互补,相得益彰,对印社早期规模的扩大,知名度的提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非吴隐莫属。

  吴隐(1867—1922),原名金培,字石泉、石潜,号潜泉、遯盦。浙江绍兴人。早年家贫,在杭州以刻碑为生,与叶铭从书画家戴用柏游。二十多岁负笈沪上,结交了吴昌硕、缪荃孙、严信厚等艺苑及商界名流。篆刻摹拟秦汉,得缶翁钝刀中锋之诀,并利用自己善于印章钤拓和镌刻碑版的专长,出版了《缶庐印存》、《小长芦馆集帖》、《古今楹联汇刻》等,广受业界推许。1904年夏,叶铭与风华正茂的丁仁、王禔在杭州孤山避暑,“集同人收藏旧印拓之成谱,研讨印学”,创议成立西泠印社。吴隐闻讯竭力支持,与叶铭等人不辞劳瘁,醵资营建,招揽同志,经过近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1913年举办建社十周年纪念大会。印人同道裙屐联翩,与古为欢,公推吴昌硕为首任社长。西泠印社也“社以地名,人因印集”,声誉日隆。

  杭州西泠草创之初仅荒地数弓,敝庐几椽,为了拓展规模,完善景点,吴隐与其他创始人等积极投入到筑屋造景、凿壁引泉等具体事务中。除共建“题襟馆”、“三老石室”之外,他还单独新筑了“遯庵”、“味印亭”、“潜泉”,其从孙吴善庆又捐建了“还朴精舍”、“鉴亭”、“观乐楼”。这些建筑,与湖光山色相掩映,见证了西泠印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沧桑。此外吴隐于印社创立之初,就已在上海老闸桥北(今福建北路)东归仁里五弄,独资开设了商业性质的“西泠印社”店号,后迁至渭水坊(今宁波路542弄)。先后集拓出版了周秦两汉古玺印与明清流派名家篆刻印谱数十种,还编印了《遯盦印学丛书》、《遯盦金石丛书》等大型金石类和印学理论典籍。吴隐以精明的商家眼光,充分利用上海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繁盛的商业优势,不遗余力地打造西泠品牌。他在出版物上每每印有“西泠印社”的字样,并在《申报》等媒体上刊登广告。在获得个人商业利益的同时,对传统篆刻艺术的传播和历代印学知识的普及,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印泥质量的优劣,可以直接影响到篆刻艺术表达的效果。不同配方的印泥,对表现各类印风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上海西泠印社“潜泉印泥” 系列的出品,也同样凝聚着吴隐及其继室孙锦的大半生心血。因潜泉印泥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色泽沉著鲜明,质地细腻醇厚,并具有冬不凝冻,夏不渗油的特点,“虽印文至精密者,亦无漫漶不清之弊”,钤于纸上富有质感,故一经面世,便好评如潮,享誉艺坛。而在潜泉印泥之前,印人则多选用类似漳州老字号的魏氏“丽华斋”八宝印泥。此外吴隐更擅长借助名人产生烘托效应,像上海西泠印社的店招,便由吴昌硕亲篆,其生产的第一个印泥品种,也由缶翁指导选定颜色,改进配方,定名为“美丽朱砂印泥”。潜泉印泥与上海西泠印社编辑的印谱,被奉为双璧,成为海上印人与藏家的首选,甚至吸引东瀛印家千里渡海来求购。智者吴隐,在扩展、提高西泠的影响力和印章文化产业上取得了双赢。他为西泠印社以及近代印学事业的兴旺,散财运智,呕心沥血,是值得印坛后人永远去尊敬与铭记的。

来源:新民晚报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