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盆景来看,明代的瓷质盆景以青花、五彩、单色釉者居多。而从当时的绘画作品中,还可以看到钧窑花盆作品,红蓝粉紫驳杂流宕,形成美妙的视觉享受。而清代初期的盆景则多以青花、五彩为主,釉彩精良,彩绘花鸟、山水,均精妙如画。慈禧太后喜爱的花器,具有“大雅斋”及“体和殿制”款,常绘制田园花卉与吉祥纹饰,别具特色。到了清朝晚期,民窑瓷器开始大量拥入宫中,除一些象征着吉祥喜庆的纹饰之外,还有一些当时流行的人物、花鸟纹饰。明清时期插花器皿以瓶为主,常附金属内胆。当春冬时节水易结冻,以内胆隔离水与瓶,可防止瓶器崩裂。内胆盖面镂空,间隙用以固定花叶枝脚;清雍正年间造办处《活计档》所载,有胆盖镂圆形孔的“莲蓬式内胆”。有连蝙蝠、连螭龙等纹饰的“冰冽式内胆”等。通过绘画及带有内胆的插花器皿,可观察明、清两代瓶花的形式及花器的选择;而各种古代铜器、玉器用途的改变,仿古定、汝、官、哥窑及珐琅等花器的制作,可欣赏明清两代皇室生活的风雅与创新。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