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与“用”
记者:嘉德这些年做了很多推广和普及的工作,那您觉得未来几年,新旧藏家的比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乔皓:我觉得收藏要有一个接棒的观念。老藏家的收藏是成体系的,不能光要一件,得要一屋子,这才能称之为收藏家。对新藏家来说,价格、数量都存在问题,他不可能有这么多东西,所以就面临了一个收藏观念的改变。
还有一个是接力棒的问题,好东西如何流传有序?新藏家还要做很多功课。因为资讯的流通性,新藏家所接收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但面临的市场面又很小。假如你今天兜里揣着钱要买一件家具,应该上哪儿买去?另外,收藏家具也受地域及现实因素的影响。比如,明式家具中有两三米高的柜子,我们现在的楼房又有多高?有的连楼都上不了,门都进不去。
记者:现在藏家买家具回去比较少会自己使用吧?
乔皓:我们见到的国内的藏家都是在自己使用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如果到故宫,扒着玻璃看里面的家具,大多是破破的、脏脏的,上头一层土。为什么家里放的会有使用感呢?第一,其实几百年的家具你是使不坏的,别说是黄花梨,榆木的都用不坏;第二,只有接触点人气,这个家具才好使,才能真正达到养护的目的,玉得盘,家具也得盘。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