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蛇身缠绕的唐代粉彩镇墓兽

2015-05-06 00:22:1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 > 内容
蛇身缠绕的唐代粉彩镇墓兽

  陕西西安 高次若

  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随葬器物。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对死后世界就存在着畏惧心理和神秘的想象。通过幻想出的镇墓兽把守墓葬,以达到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的目的。从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这种文化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从而把两种古老的文明联系在一起。在埃及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王国时期,出现了狮身人面的形象。这或许可以从我国古代奇书《山海经》中找到答案。这部书中记述了众多山海之神,这些神大多是经过重新组合的兽,有的就是兽形与人形组合而成的半人半兽形。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与我国诸如此类镇墓兽和古埃及狮身人面形象出现的时间相吻合。可以说,古代先民对神兽的崇拜是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相近神灵形象的基础条件。古人相信这种想象中的神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这件粉彩镇墓兽是从陕西陇县东南乡党家村一座唐墓中出土。泥质红陶,兽面兽身,头后面有一宽扁角,前有四个弯曲的圆角,头上有两大耳,面部近方形,深目、大眼、大嘴,面露牙齿,胸两侧出四肢,前左肢弯曲上举,三爪,前右肢弯曲,被一条蛇缠绕,爪抓蛇身,蛇头张嘴对准兽口,左后肢屈膝,右后肢伸直,一足三爪,身直蹲于不规则的器座上,胸正前面用黑、白、绿涂二层花瓣,一层叶的花卉,身背面涂红彩,头、角、面、臂、身、腿及背部等均用黑色线条绘制,通高41厘米,座高5.5厘米,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早期墓葬中的镇墓兽多随葬一件。北方地区在北魏后期出现了一座墓葬中随葬两件镇墓兽的情况,一件为人面兽身,一件为狮形,分别蹲在墓门两侧。同时期,关中地区也出现了面目凶恶、伏卧于地、外形似猪的镇墓兽。隋代墓葬不多,出土的镇墓兽承袭了人面和兽面形制的传统,有所发展演变。到了唐代,镇墓兽的形制急剧发展。唐朝初年尚与隋代的差别不大,人面表情和善,兽面造型似狮子,只是除了陶质彩绘的以外,有些表面施以黄釉。高宗武则天时期,镇墓兽的双肩开始塑出簇毛或双翼,顶角增高,装饰增多,人面逐渐趋于兽面化。武则天时期以后,出现神态生动的三彩镇墓兽。玄宗天宝年间,镇墓兽呈现张牙舞爪、手中握蛇、脚踩怪兽、弓步站立的姿态,人面与兽面已经难以分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镇墓兽制作趋于粗糙,气势大不如前。宋元时期,镇墓神煞陶俑种类多样,流行地域广泛,但是这种神奇的人面镇墓兽却从此销声匿迹,不见踪影了。 

  这件彩绘镇墓兽在墓葬中埋藏了一千多年,不仅彩绘依然鲜艳,而且其造型如上肢被蛇缠绕及兽面神情时代特征突出,是研究唐代墓葬习俗的宝贵资料。

  来源:收藏快报

34.9K
猜您喜欢
  •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金琮 杜堇两大名家合作的《古贤诗意图》是这样的 此《古贤诗意图》卷由明代金琮书唐宋名诗,杜堇按诗意绘画。全卷包含:王右军(李白诗)、桃...
  •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看宋画里的春风十里: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说起对春景的吟咏,从古自今不乏文人墨客的抒写。而对于春景的描绘...
  •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张振凯:用匠人之心打磨浮躁的世界   七十年的岁月,足够让一个孩子成为老人,足够使一把刻刀锈迹斑斑,足够将一段精神铭刻于...
  •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子刚款玉器仿冒者众:真伪之辨成难题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
  •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吴昌硕书画印篆展:宗师丰神在 乙未新夏,甘霖普降,潍水碧波,白浪银光,画都丹青,翰风骀荡。经由潍坊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多...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