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撰稿 朱宝力 编辑/陈桂湖
清代家具简介>>>
在充斥荧屏的清宫戏里,常见一幕幕气势恢宏 、雕饰华丽、形态俨然的家具场景。这些家具,是满清王朝皇权与尊严的象征,默默无言地见证着满清贵族和八旗子弟的尊荣与落寞。清代家具的外形、装饰,乃至用材与工艺,都与其前朝的明式家具大相径庭,正是清朝独特的政治和文化心理的形象写照。
满族带来的新审美
满族原为东北地区半农耕、半渔猎的骁勇民族,由于当地的气候冬季漫长、寒冷,人们的起居生活和社会活动多习惯于室内,而其靠窗必设的暖炕更限制了家具的移动。固定的室内格局形成了满族人特别注重对称的审美情趣,导致了家具的增多和呈现高型化。这些都为后来清代家具风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乾隆年间,国力已达盛世之巅,上层社会穷奢极欲,工艺品务求精致,漆饰家具也不例外。图案大多富丽繁缛,装饰性很强,但整体的艺术性却有所下降。题材上寓意吉祥富贵的规矩花图案和显示品味高雅的博古图案盛行(图6),反而显得拘谨和媚俗了。到了乾隆晚期,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挥霍,国家经济已是盛极而衰,危机四伏。继位的嘉庆帝以及道光帝都标榜节俭,不再大兴土木,家具的采购运京大幅削减,宫廷的出样指令和地区间的艺术交流亦随之减少,加之西方文化入侵造成的差异,家具的地方流派分化明显,整体质量水平下降。
然而,前人毕竟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漆饰家具精品实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与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使得过去在时尚更替中被淘汰到乡村僻壤的古旧家具价值回归,集中流入都市,被修复、收藏、研究和展示。所以,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连前辈们都难得一见的古老漆饰家具,对祖先们曾创造的辉煌艺术有了直观的了解与认识,实在是种眼福,也是件大幸事。
注 释:
〔1〕洋金:指日本的描金工艺,即“金银莳绘”,将泥金粉、金银屑等多种材料敷洒于漆绘花纹上,技法多样,清代描金工艺中的“搜金”法即受其影响。
〔2〕洋漆:指外国的描漆(彩绘)工艺,有日本的“色粉莳绘”(即干著色),也有欧洲的“西洋画法”。单就漆质而言,早期引进(年代尚待考)的是钙脂清漆(由松香与熟石灰加热反应后制成),至今行内仍称之为“洋漆”。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