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文物在南京展出:含百件甲骨

2015-05-06 00:07:46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展览 > 内容

  最近,“殷墟至宝:来自商王朝的遗珍”展在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的近百件甲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都是商代中晚期文物,出自河南安阳的殷墟。

  展览现场,记者在采访专家时得知,殷墟(商王朝晚期国都所在地)和南京有着密切的渊源。1928年,首次开始正式考古发掘殷墟遗址的,就是一群来自南京的考古学家。而这些考古学家供职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其旧址就位于南京的北极阁下,鸡鸣寺旁。

  鸡鸣寺旁的“中研院”

  北极阁山下,鸡鸣寺旁边,是门牌号为“北京东路39号”的大院,如今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所在地。走进大院,记者看到多座仿明清宫殿式的建筑,文物说明牌表明,这里是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所在地,系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中央研究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1928年6月,在蔡元培等人的倡议下,“中研院”在南京成立。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中研院”下辖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以及动植物等十个研究所。其中除了物理、化学、工程三个研究所设在上海以外,其余均位于南京。

  北京东路39号大院,正对着大门的一栋仿明清宫殿式民国建筑,坐北朝南,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屋面覆盖着绿色琉璃筒瓦,入口处建有一座仿木结构的单层门廊,大门左右是两只石麒麟。

  说明牌显示,这里曾是当年“中研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也就是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考古遗址的那个单位。据记载,这座大楼的设计者是建筑泰斗杨廷宝先生。

  对殷墟的十五次考古

  殷墟发掘距离今天已经整整87年了,殷墟出土的文物也大部分收藏在北京、安阳等地,但殷墟考古发掘,留给南京这座城市的印记,却不仅仅只有“中研院史语所”旧址这栋大楼。

  记得几年前,记者在南京博物院看到过一块泥土,上面有红色的花纹,竟是一只卧虎。专家介绍,这就是来自安阳殷墟的“虎纹花土”,可能是某贵族墓的泥土。南博,就收藏了一些出自殷墟的文物。

  史料记载,1928年10月,董作宾先生首先主持了对殷墟的试掘。同年12月,“中研院史语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先后主持工作的有董作宾、李济、梁思永、郭宝钧等人——个个都是中国考古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

  从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研院史语所”共发掘十五次。发掘大墓十一座、方坑一个、小型墓和祭祀坑一千二百多座以及大量建筑基址,出土刻字甲骨近两万片和大量陶器、青铜铜器、玉器等。

  殷墟的甲骨坑运到南京

  “当年,很多在殷墟发现的出土甲骨以及其他文物都运回了南京,就是在这里进行整理、保管的。”对于“中研院史语所”的历史较为熟悉的一位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北京东路39号大院内,原“中研院史语所”大楼墙体上挂着一块铭牌,显示这里是“YHl27坑”室内发掘清理地点。

  这块铭牌的背后,藏着一个殷墟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1936年6月12日,在殷墟的考古现场,考古学者发现了一个堆满了龟版的灰坑,此坑被命名为YHl27坑。由于甲骨实在太多,考古专家只能将YHl27坑整体运到南京,在“中研院史语所”的大楼里进行了室内发掘。

  在这里,经过董作宾、梁思永、胡厚宣等著名考古学家的清理,YHl27坑中出土了1万余片甲骨,这一空前的重大发现后来催生了《殷墟文字乙编》(董作宾著)等一系列学术成果。

  而1928年以来,殷墟甲骨文发掘共有三次重大发现:一次是YHl27坑,一次是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发掘,一次是1991年花园庄东地H3甲骨坑发掘,从出土数量和学术价值考量,YHl27坑都排在第一位。

  商王朝甲骨的“档案库”

  1931年起就从事殷墟发掘考古工作的石璋如先生后来回忆,“YH127坑”发现后,其庞大的体积成了难题,因为无法在当地进行整理挖掘,学者们只好将其由甲骨坑变成甲骨柱,通过铁路运送到南京“中研院史语所”。“YH127坑”的运送难度很大,要求学者要极其小心。从1936年6月12日在安阳发现,到7月12日“YH127坑”运抵南京,中间整整花掉了一个月。

  在南京,室内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9月才告完毕。发掘的结果令甲骨文学者狂喜,“YH127坑”属殷商武丁时期埋藏,一共清理出甲骨17096片,占“史语所”15次发掘出土甲骨片总数(24918片)的68.6%。

  YH127坑甲骨卜辞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战争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殷商王朝甲骨的“档案库”。

  当殷墟遇到南京,神秘商朝的面纱被慢慢揭开,“YH127坑”则是殷墟文物在南京整理的最重要成果,成为南京考古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

 

34.9K
猜您喜欢
  • 英国回顾考夫曼:从天才少女到新古典主义代表
    英国回顾考夫曼:从天才少女到新古典主义代表 安杰莉卡·考夫曼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创始成员,也是挑战传统的艺术家。今年,皇家美术学院将...
  • 2020,之你之我:重新呼吸——当代艺术话题展
    2020,之你之我:重新呼吸——当代艺术话题展   2020,之你之我:重新呼吸——当代艺术话题展是临港当代美术馆2020年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疫...
  • 物派代表关根伸夫个展《物语》将亮相上海
    物派代表关根伸夫个展《物语》将亮相上海 关根伸夫是日本著名雕塑家和抽象画大家,也是“物派”艺术运动的代表及领军人物。物派出现于...
  • 丘轲 | 艺术的多极对话·四面体联展的再思考
    丘轲 | 艺术的多极对话·四面体联展的再思考   参展艺术家:唐光国、黄凌云、韩世骅、丘轲(以年龄大小为序)  主办机构 赞助方:深...
  • 北京时代美术馆2020线上影像展预告
    北京时代美术馆2020线上影像展预告   突发的疫情使生活有了些许变化,我们突然有时间宅在家里、陪陪父母、观察生活。在这个特...
  • 疫情之下 日本美术馆举办
    疫情之下 日本美术馆举办"登龙门"VOCA 2020展   疫情之下,被日本艺术界视为登龙门的VOCA 2020当代艺术展在上野之森美术馆拉开帷幕,展...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