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长沙城东现千年古城墙遗址:夯土墙曾被推平

2015-05-05 23:05:02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4月28日上午,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工作人员在北宋古城墙遗址进行现场勘查。

  记者 徐行 通讯员 尹卫东 摄

  在1000多年前,长沙城里有个马楚国,城东是马楚国的常丰县,是政府粮仓所在地,有“天下粮仓”之称。今天上午,长沙城东东湖街道东湖五组的村民找到了一处夯土墙。据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这处夯土墙极有可能就是原马楚国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

  长沙城东发现古城墙

  上午10点,长沙城东东湖街道东湖五组73岁的村民杜立中领着大家来到村里的物流园。他指着仓库中间的一处高6米,长60多米的土堆对记者说,这堆夯土墙可能就是以前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

  “很久以前,就听说东湖这边有一座古城,上世纪80年代,长沙有一支考古队专门到村里来进行考古,就在现在的位置发现有一处夯土墙,据说是当年原马楚国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杜立中说,夯土墙有一丈高,后来修建仓库的时候,不少夯土墙被推平了。 根据长沙研究文史的专家提供的线索,街道办事处信息员挨家挨户打听消息,才找到这儿。

  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多次来到现场实地考察,他向记者证实,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沙确有一支考古队在附近进行考古,发现当地还有200米长的古城墙,全由土夯筑成。根据当时的考古报告,古城占地32500平方米,呈方形,坐北朝南,有内外两城之分,城墙均为土筑。“宋代以前的城墙全部都是夯墙,明代以后才是砖墙。”陈先枢说,这里是一个冲击平原,附近都没有山头,这里还能有山头,而且这里的土质都是人工夯筑,不是自然土,极有可能是古城墙。

  古城只存在了20余年

  陈先枢介绍说,善化县的前身是常丰县,常丰县的前身是龙喜县。据史书记载,龙喜县位于今东湖相邻的长沙县 梨镇仙人市鹿芝岭地段。宋太祖登基,因龙喜县之名触犯王朝忌讳,而予以撤销。乾德三年(965)升常丰场为县,常丰县因当年马楚政权设于姚托的常丰仓而命名,它为政府出资买谷储存粮食的仓库,储粮主要用于灾荒年救济灾民和百姓。常丰县连同其前身龙喜县仅存在24年。

  “五代马楚国时是‘天下粮仓’,现在这里又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粮仓’。”陈先枢说。

  ■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王文

  措施

  将参照杭州宋城

  复原马楚城

  东湖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尹卫东表示,古城虽然只存在了二十余年,却见证了五代马楚政权从辉煌走向衰亡的历程。

  五代时期,马殷占据湖南,以长沙为都城,建立了马楚国,马殷广积粮,在今东湖一带设立粮仓,在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土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同时奉行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商业贸易,鼓励进出口贸易、招揽各国商人,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尹卫东说:“东湖街道将依托古县城古城墙等历史文化,包装马楚城文化主题公园,向社会招商,将参照杭州宋城,在浏阳河风光带沿岸复原马楚城,马楚城面积将达到100亩。” 记者 王文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