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古代石器上的符号:比甲骨文更早的古文字

2015-05-28 16:02:19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藏品 > 内容

石器右上角有类似“郑”字的符号。

石器右上角有类似“郑”字的符号。

   石头上刻着“郑”字,陶罐上记载着古人打老虎,良渚文化又露脸了

  这些四五千年前的刻画

  也许就是比甲骨文更早的古文字

  研究古代的文字,是一种特别迷人而神秘的事儿——

  2年前,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一件残石钺上,发现了几个类似现代汉字的符号,其中最为清晰的是石器一面右上角类似“郑”字的文字。

  一件余杭南湖出土的良渚时期陶罐上,有多达12个刻画符号,其中一只憨态可掬的类似老虎的形象,曾引起古文字学家的热议,有专家推测陶罐上记录的是古人网捕老虎的情况。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良渚——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

  这些符号会是比甲骨文更早的古文字吗?人们满怀激动地开始寻求答案——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不是甲骨文

  国内良渚文化刻符研究第一手资料、历时四年编撰完成的《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全面收录了良渚文化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刻画符号,兼顾了海内外多家博物馆馆藏品上的符号。正文中共计器物554件,符号达656个,符号种类逾340种,符号载体为陶、石、玉器三大类。

  关于汉字的起源,很多人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的历史只有三千多年,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在更早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更古老的文字留存呢?

  考古学家发现一个细节,在古埃及和西亚的古文字起源中,代表太阳的都是一个圆圈。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古老的两种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

  “中国的甲骨文起源于商代晚期,它的文字形态却包括形声字、象形字和象义字,其中形声字就占到了1/3,所以,考古学界一致认为,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商代中期,有一种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叫‘族徽’,它就是比甲骨文更早的古文字。”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雨说:“到底中国有没有5000年前的文字,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也正在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甲骨文之前,中国的文字肯定有一个发展阶段。”

  那些陶罐上的符号

  也许就是古文字的起源

  五千年前到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中间相隔了如此漫长的岁月,中国的文字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没有被大量记载和保存下来呢?

  有考古学者认为,由于古人写字喜欢用毛笔书写在木片、竹简等物体上,出土文物中有竹简的话,也都软得像面条一样,所以类似这些文字记载方式,随着岁月的流逝,本身就非常难保存信息。

  “虽然对于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刻画符号的确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起源。”刘雨说。

  “比良渚文化更早期的黄河流域半坡文化,也有刻画符号的出土,但是,像余杭良渚这样系统性收集相关资料,出版《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书籍的,在国内考古界还是第一家,这对研究中国古文字起源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说。

34.9K
猜您喜欢
  • 盛世中华建国宝玺献礼建国70周年活动将在北京举行
    盛世中华建国宝玺献礼建国70周年活动将在北京举行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从北国山麓到南海礁屿,从西部高原到东方沃野,亿万中...
  • 19世纪名媛交际外的生活 巴黎****群像
    19世纪名媛交际外的生活 巴黎****群像 今年,法国奥赛美术馆(Muséed‘Orsay)以“辉煌与悲惨:1850-1910年****群像”(Splendour...
  • 十多名马来艺术家组团参展南京美展
    十多名马来艺术家组团参展南京美展 展览海报  海外参展│首届获奖艺术家带领十多名马来艺术家组团参展  2015第二届南京国际...
  • 博特罗的胖娃娃们有多重
    博特罗的胖娃娃们有多重 哥伦比亚艺术家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Botero) 凭他以“胖娃娃”为主角的绘画和雕塑作...
  • 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的漫漫追索路
    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的漫漫追索路 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
  • 齐白石的情商高:但不虚情假意
    齐白石的情商高:但不虚情假意 在许多记述中,齐白石被描述得像是个孤傲、吝啬、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倔老头。但当我将一些记述...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