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南京发现大量古木桩:疑似杨吴城壕遗迹

2015-05-05 23:04:28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这些木桩可能是1000多年前南京城挖护城河留下的。 张可 摄

  昨天市民爆料,在汉府街东延工程工地,发现大量古木桩。“可能是杨吴城壕的遗物!”考古专家到现场勘查后表示,这些木桩的确是加固古河道的,但具体年代还要进一步研究判定。

  汉府街东延工程,将使得汉府街向东延伸,在杨吴城壕上架桥,与龙蟠中路连通,从而缓解中山东路交通压力。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汉府雅苑东侧、杨吴城壕边的工地上,挖出了很多圆柱形木桩,木桩一端是平的,一端是尖的,打磨的非常整齐,另外还有不少散落的砖头。现场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当年这条河比现在宽得多,因此,在河边挖出加固河岸的木桩并不奇怪。“是在建桥墩打桩的时候发现的,目前打桩的水坑被污水灌满,里面木桩数量还有很多,要慢慢清理。”

  据了解,晚唐五代时期,地方割据的杨吴政权曾统治南京三十多年,修筑了金陵城垣。杨吴政权将金陵城垣周长扩大了20里,并将城外落马涧拓宽挖深,接引秦淮河水,作为城壕。如今残存的杨吴城壕主要是北段,在珠江路承接珍珠河、进香河的来水,在小营附近折向南流,到通济门附近与秦淮河相通。杨吴城壕顾名思义,就是杨吴政权所筑城墙外的护城河。由竺桥到逸仙桥的河道,属于杨吴城壕的一段,而非曾被误读的“内秦淮河”。汉府街东延后,即将跨越的正是“杨吴城壕”。

  根据《南京城墙志》记载,杨吴城壕长约十四公里,宽约九十多米,深不到五米。2006年7月,文物部门曾经在珠江路东侧南段的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了一段杨吴城壕的古河道。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杨吴城壕被作为“古遗址”列入名单。

  昨天考古部门也赶到现场。专家介绍,施工现场还发现了若干已经发黑的木桩,但这些木桩是不能作为断代用的,也就是说可以判断木桩与古河道有关,但是不是杨吴、南唐时期的也不好说。在古代,为了牢固地基、河床边都会打入木桩,就相当于现在的水泥桩一样。这些木桩应该是河流的防护桩。考古专家表示,发现木桩的工地,与文献中杨吴城壕的位置吻合。考古部门将在汉府街东延工程工地附近进行考古勘探。 (记者 张可)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