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王金忠谈玉雕:纯粹之美无国界

2015-05-07 17:36:09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内容

王金忠“天工奖”金奖作品《锦绣春色》,造型写实,风格唯美

  行万里,方能知天下,所以那封辞职信在一夜之间妇孺皆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途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那些从未谋面的风物时,能够自然而然地对自身进行反思。对擅长思考的艺术家来说,更是如此。

  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刚从欧洲艺术考察归来的玉雕艺术家王金忠先生。王金忠,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当代玉雕花鸟类型作品代表性人物,尤善造型严谨写实、风格富贵华丽的院体风格。对于这次艺术之旅,王金忠感悟颇多,他说:“众所周知,德国是欧洲古典美学的发源地,康德关于“自由美”和“依附美”的定义,以及对于绝对意义上的“美”的推崇,直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艺术的走向。”

  在王金忠看来,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对于“美”概念的剥离、解剖,与中国人崇尚体会、感悟、个人修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趣,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虽然在表面上否认了“美”是可以定义的,但其实是间接承认了康德所说的那种“纯粹之美”的存在。

  通过这次与西方艺术的近距离接触,王金忠深深的体会到,“纯粹之美”是可以超脱时代、利益、民族、个人情绪而存在的。这也是他一直在玉雕中所追求的。花之绚烂缤纷、鸟之曼妙婉转、玉之细腻温润,无不是自然的“天赋之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永恒而纯粹的美的象征。说到这里,他半是调侃地套用了一句广告语:“我们不生产美,我们只是美的搬运工。”

  一路走来,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幕幕充满异域风情的见闻,让王金忠开始通过他多年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眼光,去比较东西方文化及审美的差异和共性,并且在思索中,让自己对于玉雕美学的认识又到达了新的深度。

34.9K
猜您喜欢
  •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不忘童心与无功利的态度 对当下中国画是一味良药 说到近现代中国画里的童心,无论是丰子恺,还是齐白石的作品,都可以见出一种真趣与单纯。然...
  •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线上巴塞尔交卷 真有突破还是噱头更多 短暂的宣传预热后,巴塞尔网上展厅于3月18日到20日进行预先开放,全世界许久无展可看的观众们...
  •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艺术博览会人气惨淡 艺术消费市场还需培养   进入11月,今年的艺术博览会已接近尾声,业绩惨淡,是很多市场人士共同的感受。一方面,...
  •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谈论艺术是哲学不可少的一部分 “海德格尔会讨论 凡·高,梅洛-庞蒂会研究塞尚,这个传统来自于15世纪的意大利。”乔治·迪...
  •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当代艺术价值观的重新梳理 置身当下多元的文化环境,面对当下的现实,艺术作品必然反映当下的时代特征。由于多种复杂的...
  •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颓败之途:关于当代艺术之死 中国当代艺术从三十年前的边缘、独立到陆续开始与资本、权力合谋,再到炒作、流拍、恶评。如...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