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从400元到1千万的收藏方案

2015-05-05 23:19:26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李慧娜:“好的东西大家都看得懂,所以你不要想好作品以便宜的价格买到。”

  李慧娜的父亲是上海紫砂壶收藏家李铭。“父亲的收藏只是告诉我你可以走收藏这条路。一开始他也是希望我和他能有一样的爱好,但我还是喜欢油画。”2008年李慧娜就开始看油画,“看了两年油画,没办法下手,很难有人让我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艺术家。”14岁就开始画画,又毕业于美院油画系的李慧娜以审视的目光看作品,没有内容的绘画无法打动她。

  当代艺术激发出她极大的热情,她从具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着手,陆续收藏了蔡国强、徐冰等艺术家的作品。“蔡国强、徐冰在国际上代表的是中国,他们的作品表达方式很西方,但是内容又是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我非常接受、认可,所崇拜的也是他们代表的这种中国文化。这是我开始收藏这两位艺术家作品的初衷。”

  李慧娜收藏第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是在嘉德义拍上,用100万拍下的蔡国强的《小船》。2011年台湾罗芙奥春拍上,蔡国强的《向日葵》300多万起拍,“我们叫到900多万还没拿到,就非常不开心”。第二天就是徐冰最大尺幅的新英文书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北京匡时拍卖,从600万元起拍。“那时也有人跟我们抢,我爸就跟我说:你一定要买到对的作品。假如你真的喜欢,价格高一点可以买到好作品的话是没关系的。好的东西大家都看得懂,所以你不要想好作品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那张是徐冰非常重要的作品,你就狠心买吧!我就狠下心叫到900万,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035万。”

  徐冰的作品李慧娜收藏了四件,“我为什么收那么多徐冰的作品?它们对我是思路上的开拓,我之前看不懂他的新英文书法,而当看懂的那一瞬间,那种茅塞顿开,他是唯一一个可以给我这种感觉的艺术家”。李慧娜收藏的最贵的作品就是徐冰的,父亲对她说:“你不要去想投资这件事,不要去想赚钱,买艺术品不要那样想。”

  林正: “我从国外回来,有自己的方式了解国外艺术家。”

  林正是798艺术区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负责人,其父林明哲是台湾著名收藏群体“清玩雅集”成员。“清玩雅集”成员有自己的一套收藏观,林明哲的收藏总将家里库房堆得满满。“父亲收藏一段时间的美术史,例如要收藏四川的这一段,就要收藏罗中立、何多苓等艺术家那段时期所有作品。”而林正则认为收藏应该是很精的,要买就买最杰出、最经典的作品。

  林正从“清玩雅集”那学到一个好的收藏方式:好作品比贵是没错的,可以花重金购买。他的第一件藏品是花了约20万美元买下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对性的痴迷》。“草间弥生在美国有段历史是非常辉煌的。这个价格不算很贵,以她的身份和创作历程来讲的话。我把国际上知名艺术家和中国知名艺术家作比对。周春芽那时100×7000px的画可能就200万-300万了,草间弥生这么大的作品也就80万-100万。以性价比来说,还是草间弥生比较合适。”

  《对性的痴迷》曾在蓬皮杜展出,它还有很多衍生品。如今已比林正购买的价位高出许多,“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买得贵一点没关系,但是要买得对,买对比买贵更重要!”林正说。

  林正本科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创作专业,硕士毕业于澳洲雪尔顿学院多媒体艺术专业。“我学的是国外的美术史,我从国外回来,有自己的方式了解国外艺术家,这个跟我父亲不一样。很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我们家的收藏里都有了,我再去买一件收藏体系里已有的,对我来说没有帮助,对整个收藏历史也没有帮助。”

  他喜欢收藏新的艺术,检验自己的眼力。他认为美国艺术家菲力普·佩尔斯坦未来可能达到弗洛伊德的标准,尽管这位超写实主义最重要的元老之一被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埋没了。“他的人体创作构图方式很特殊。在拍卖上,180×3500px的作品5万美元,和弗洛伊德相比便宜太多了。现在库存里已经有了几件,我还会持续购买。”

  2009年,林正还在拍场上买了一件印尼现代艺术大师阿凡迪的作品。“父亲绝对不会买这样的作品。那时30万-40万元,现在价格也非常高了。他在印尼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吴冠中。”林正说。

  林正的收藏还“拯救”过曾以“科学小飞侠”闻名台湾的日本插图画家天野喜孝。和奈良美智一样,天野喜孝也独立出来当艺术家,但作品在香港铜锣湾展了一月,一件没卖掉。画廊正犹豫是否要让艺术家转向或和他解约。“我买了二十幅,把他展出的作品全部买下了。画廊对他就蛮有信心,后来把他推到了台湾。这件事发生在2007年上半年,2007年下半年,他的作品被带到台湾展览后,价格翻了三倍。”

  “中国还有95%的人没有收藏艺术品”

  董国强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董事长

  2010年左右,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拍场上。我们推出“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系列活动是基于我们对国内收藏整体状况的了解和对年轻一代收藏家的了解。他们有些是富二代,有些在国外受过很好的教育,个人创业也比较顺利。作为年轻人,他们的观念和老一辈有所不同:第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收藏,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不愿跟在别人后面收藏。第二,自己的收藏、选择,被专业、被市场认可,会有成就感。

  我一直和很多人说,不要把眼光放在高价艺术品上,不要一看齐白石就以为卖一两个亿,其实绝大部分齐白石卖一两百万,甚至也有就卖二三十万的。艺术品市场和百姓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年轻一代藏家和上一代藏家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国际视野,他们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判断。就像那个纸盒子,我对周大为说,我看你收藏这个东西,我对你要刮目相看了。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这个市场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我一直在讲,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是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不要看今天的市场价格和当年相比已经贵了很多倍,任何数字和零相比都大。我们是因为文化的割裂,让文化价值,艺术品价值,甚至连人的价值全部归零。从零以后的变化当然很大,但这种变化是不够的。

  今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不匹配的。中国还有95%的人没有收藏艺术品,甚至还没有涉足艺术品。中国还有多少人没有去欣赏艺术,这是未来市场的最大潜力。这个希望寄托在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身上,他们对艺术有更多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更多地买能打动他们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收藏方向。

  投资和收藏完全不同,这是两件事。我对新手永远都提一个建议:买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买打动你的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样,谈恋爱是不问结果的。收藏就应该抱着谈恋爱的心态,买你喜欢的。你今天花十万买一个东西,因为喜欢,十年以后它还是这个价格,喜欢的东西陪伴了十年,你觉得自己赚了。但如果抱着投资的目的,十年以后还是十万,你肯定觉得亏了。

  艺术品赚钱的门槛是比较高的,风险也比较大。如果你想把它当生意来做,就要以做生意的方法对待它,就必须要有专家团队、专业人士、专业顾问来做可行性分析,就像做一个项目。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