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自贸区将搭建艺术品退出机制

2015-05-05 23:19:07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艺术品市场火爆,产业链却极度不完善。在日前举行的上海自贸区文化授权交易会“艺术品金融日”论坛上,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只有开展有效的评估鉴定、完善税收机制、搭建有效的退出机制,才能让国内艺术品市场有序“生长”。

  评估机制难确立税收体系缺失

  面对国内艺术品市场水涨船高、乱象频出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陆华强表示,没有确立有效的艺术品评估机制是导致国内艺术品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国内艺术品真假难辨的现象,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天表示,为确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文交所只关注在世艺术家,并建立评估基金为艺术品投资背书。

  张天透露,评估时,文交所会邀请艺术家到场亲自鉴定。鉴定后,艺术家需要对这个作品进行担保。如出现风险,艺术家也要对此进行赔付,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张天还表示,文交所还将设立评估基金。“投资人一旦在文交所进行艺术品投资并发现所投资的标的是假货,文交所会将原款退回,再将同期的存款利率退给投资人,确保投资人不因为投资赝品而受到损失。”他说。

  真假鉴定仅仅是国内艺术品规范发展的第一步,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税收机制的不完善正严重助推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泡沫。

  对此,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艺术品基金部总经理李海广表示,目前国家并没有建立针对艺术品交易的税收机制,交易参照货品交易来计税。他说:“超过80万元的艺术品交易,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而拍卖市场则正好钻了一个空子。”

  李海广指出,按照规定,拍卖市场需要按照差额部分交5%的营业税。拍卖公司开的是交易发票,税负明显低于以画廊为代表的一级市场的税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艺术品一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也助推了拍卖市场的火爆。

  退出机制缺失投资缺少理性

  评估难、税负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艺术品市场退出难。陆华强称:“藏家常会遇到在画廊买画,如果以后想打7折再把画卖回给画廊,画廊也一定不要,打3折卖给画廊还可以考虑。”

  然而,退出机制的确立却无法一蹴而就。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胡环中表示,目前中心正在与画廊、拍卖行、金融机构等洽谈在上海自贸区构建完善的艺术品退出机制,涉及机构可能超过几百家。与此同时,中心将与金融机构对接,成立艺术品基金,将有品质的艺术品导入上海自贸区,并将在中后期与金融机构发行相关金融产品。

  胡环中表示,虽然国内艺术品市场存在一定乱象,但国内对艺术品等代表的文化产品需求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的。他透露,从贸易额来说,前年外高桥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贸易额度为17.2亿元,到去年达71亿元,今年预计将超过100亿元。5年之后,基地每年的贸易额将达1000亿元,其中艺术品是一个重要的助推门类。

  对此,陆华强指出,国内艺术品市场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只有在艺术品生产、销售、流通,以及退出等方面建立完善的艺术品产业体系,国内艺术品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来源:浦东时报 记者:陈洁)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