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在明式硬木家具实物中,以海南降香黄檀材质为代表的家具类型绝大多数并非产自于明代,它们甚至还要晚于清代早期,已经是满、汉等多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融合之后的艺术结晶,在断代上应划入清前期家具的范围。如果把它们作为明代家具的范本去审视明代晚期的漆饰家具,会因为年代错位而有失公允,若脱离时代背景而将明末清初划入硬木家具的发展高潮时期,这从历史科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能承载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予以它们科学、准确的历史定位和艺术归类,使明清家具的断代也像其它古代艺术品一样清晰。
那么,清代前期生产的黄花梨以及紫檀等硬木家具有哪些特征和艺术成就呢?下一个篇章将探讨这个问题。
补释>>>
降真香:《广东新语》卷二十六云:“降香,一曰‘降真香’,杂诸香焚之,其烟直上,辄有白鹤下降。有马眼香,其藤大如臂,岁久心朽皮坚,甚香,周遭有小眼如雕刻香筒状,粤人多以供神,谓之‘比降’。降(香)之真者从海舶而来,曰‘番降’,根极坚实,色紫润,似苏方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特美,其屑可治刀伤”。据此可知,真正的降香是从海外进口的一种木本香料植物的根部。海南岛东部的文昌和南部的陵水在古代时所出产的黄花梨木与降真香相似,为降香型黄花梨木,屈大均主要提及了这一品种。油香型黄花梨木产自海南岛西部,因山势陡峭,难以采运,商业性的开发比较晚。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