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宴
游宴不同于日常的家宴位置的固定,而是以娱乐为主,随境而安,可以看出封建贵族对于用餐情调的追求。
书中第一次关于游宴的详细描写见第三十八回,这是一次有趣的花园螃蟹宴,也是一次大观园中的室外聚餐,因为就餐者众多,所以分成三桌,丫环女佣们也被允许在游廊和桂花树下设席用餐。尽管在座次上仍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在就餐氛围上已经轻松愉悦得多了。书中写道:“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东边一桌,史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边靠门一桌,李纨和凤姐的,虚设坐位,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贾母王夫人两桌上伺候……又令人在那边廊上摆了两桌,让鸳鸯、琥珀、彩霞、彩云、平儿去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第六十二回写红香圃诸红过生日宴席布局,对座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一同到了红香圃中。只见筵开玳瑁瑁,褥设芙蓉……探春等方回来。终久让宝琴岫烟二人在上,平儿面西坐,宝玉面东坐。探春又接了鸳鸯来,二人并肩对面相陪。西边一桌,宝钗黛玉湘云迎春惜春,一面又拉了香菱玉钏儿二人打横。三桌上,尤氏李纨又拉了袭人彩云陪坐。四桌上便是紫鹃、莺儿、晴雯等人围坐。”
虽说中国的饮食习俗是“合餐制”,但封建贵族有时为了追求新奇,偶尔也会来一次“分餐制”,在就餐家具布局上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合餐”的一桌数椅,变成为“几”和“椅”为单位成为一套,就餐者一人一套,几的数量根据就餐者的尊卑增减。“分餐”的好处就在于就餐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不受别人的约束,完全可以自由进食。第四十回中对于在中国古代少见的“分餐制”作生动描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这里凤姐儿已带着人摆设整齐,上面左右两张榻,榻上都铺着锦裀蓉簟,每一榻前有两张雕漆几……其式不一。一个上面放着炉瓶,一分攒盒,一个上面空设着,预备放人所喜食物。上面二榻四几,是贾母薛姨妈;下面一椅两几,是王夫人的,余者都是一椅一几。东边是刘姥姥,刘姥姥之下便是王夫人。西边便是史湘云,第二便是宝钗,第三便是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宝玉在末。李纨凤姐二人之几设于三层槛内,二层纱厨之外。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古时富贵人家对就餐家具极其考究。如中秋夜为了体现“团圆”之意,就餐家具都用“圆”的式样来应景。第七十五回荣国府中秋赏月的宴席陈式:“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只坐了半壁,下面还有半壁余空……于是令人向围屏后邢夫人等席上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个请出来。贾琏宝玉等一齐出坐,先尽他姊妹坐了,然后在下方依次坐定。”
此外,中国封建社会“男女有别”在就餐陈式上的表现,就是男女之间的分隔。同是在一起就餐,分为男女两桌,并且中间用围屏进行分隔。第七十六回云:“话说贾赦贾政带领贾珍等散去不提。且说贾母这里命将围屏撤去,两席并而为一。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贾母等都添了衣,盥漱吃茶,方又入坐,团团围绕。”第八十五回是续书,在这此宴会中同样可以看出屏风的分隔作用:“就在贾母正厅前搭起行台。外头爷们都穿着公服陪侍。亲戚来贺的,约有十余桌酒。里面为着是新戏,又见贾母高兴,便将琉璃戏屏隔在后厦,里面也摆下酒席。上首薛姨妈一桌,是王夫人宝琴陪着;对面老太太一桌,是邢夫人岫烟陪着。下面尚空两桌,贾母叫他们快来。一回儿,只见凤姐领着众丫头,都簇拥着黛玉来了。”
豪宴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以浓墨重彩的写法,详细生动细腻地描绘出封建贵族豪宴的豪华与奢侈的生活画卷。
第五十三回描绘荣国府春节元宵夜宴:“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上面两席是李婶薛姨妈二位。贾母于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因又命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捶腿。榻下并不摆席面,只有一张高几,却设着璎珞花瓶香炉等物。外另设一精致小高桌,设着酒杯匙箸,将自己这一席设于榻旁,命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每一馔一果来,先捧与贾母看了,喜则留在小桌上尝一尝,仍撤了放在他四人席上,只算他四人是跟着贾母坐。故下面方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位,再下便是尤氏、李纨、凤姐、贾蓉之妻。西边一路便是宝钗、李纹等。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窗格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
可见,中国封建贵族筵宴时除了就餐必备的桌椅几等,还十分讲究场面的装饰和就餐环境的考究。在这次盛宴的花厅中,布置着各色鲜花,点缀着各式小盆景,屋里屋外还挂满了各种宫灯,席间还有戏班助兴。真可谓琳琅满目、富丽堂皇,更令人叫绝的是为了赏戏的真切,在这些陈设中竟然还有当时罕见的荷叶聚光灯,构思之精巧,设计之巧妙,格调之高雅,令人叫绝。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极其讲究礼仪次序的国度,因此在筵宴陈设上,则一般根据宴席的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不等,适时择地而设。其次就是就餐时座次的尊卑的含义。最后,不同于西方的“分餐制”,而是置放圆桌或方桌,配以椅凳,群人围坐。基于这三点,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筵宴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