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老家具的断代与鉴定

2015-05-06 11:42:34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红木 > 内容
(图片提供:北京美轮博物馆)

  老家具跨越时空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从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到后续传播这种文化而实现了它的价值。老家具不仅因为自身具备的艺术元素而坚强地存活,还因为其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而受到应有的荣誉和保护。

  老家具断代判断难

  近年来,老家具经历了从艺术品市场后起之秀到今天如日中天的演变,成为国内外各大拍卖公司和古玩市场上一个火爆的热点。一把明代的黄花梨交椅七千多万元成交,清代的一张紫檀罗汉床三千多万被行内人收入囊中,这是多么疯狂的事情。即便这两年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没有撼动这个市场,老家具的价值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失去了度量标准。当高企的价格和持续的行情让人憧憬之时,往往也是价值回归的前奏,并非意料之中的意外,人们总是喜欢在迷失后才想找回自己。遗憾的是,市场经济的炒作总是大起大落,没有平静,没有底部。

  正是由于老家具收藏热的兴起,各地市场上仿制、做旧的老家具泛滥成灾,这些赝品几乎涵盖了古代宫廷和各地方流派的所有风格,那真是集合了众家之力!有些高仿老家具与真品难以区分,从用料做工到皮壳都惟妙惟肖,且大多带着行内专家的鉴定证书或拍卖会的标签,有个别家具还带着国外回流的火漆。这让爱好老家具收藏的朋友躺着都中枪。

  “明末清初”、“清三代”是老家具鉴定中专家常给的定语,动辄就介在上百年了,为何会这么模糊?老家具的鉴定和断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鉴定瓷器和青铜器要难很多,常常是一件老家具三个专家三个说法。古人做家具属于保守的行当,即便御用木匠也是家人代代传承,很难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仿制有价值的家具在历史上从没消停过,如清末民国就大量的仿制明代经典家具;同朝代之间的仿制也很多,如民间大量仿制御用家具。另外,家具使用条件和存放的环境对木质内在结构和外表影响也太大,很容易给人造成错觉。这些都是老家具鉴定断代困难的主要原因。

  老家具断代鉴定法

  鉴定老家具我喜欢从型、工、韵、材、壳、微六个方面下手,好的赝品也多从这六个方面同时用功作业。因此鉴定老家具真伪和断代要有非常的耐心,要从这六个方面综合掌握老家具的特点才能加强鉴定的准确性。“型、工、韵”都有历史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多数早已被人总结利用,所以这三方面犯错几率较低,除非低端仿品。“材”易受不同时期来源不同限制,造假者往往处心积虑于此,如老黄花梨仿造就很难。 “壳”指皮壳和包浆,也是作假者难过的一道关,好的皮壳旧而不脏、新而不艳,历经岁月和人气赋予的皮壳和人为速成的皮壳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微”就更难了,老家具经历岁月的洗礼,从内到外都有氧化和微生物侵扰的变化,岁月的痕迹绝非造假者用酸碱一烧可为。微观变化的证据如同板上钉钉更为直接,显微仪器的辅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古玩行内专家对老家具的断代鉴定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目前国家已经明令禁止故宫 [微博] 等各级权威鉴定单位在职专家私下对外鉴定物品,对老家具的鉴定报告规定必须是有组织的多人综合鉴定意见。科学和伪科学总在较量,老家具鉴定要从经验常识和科学的角度综合去判断。

  每件老家具都是力量与美的化身,都是内外兼修的艺术体。当一件老家具让你又爱又恨的时候,当你从中体会到“为人”已成“人为”时,你要懂得“舍得”,学会“放弃”。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2013年2月刊)

34.9K
猜您喜欢
  •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红木家具发展史:黄花梨价格疯涨 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家具到红木家具的出现,中国古典家具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可以称为一部精彩...
  •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绿檀收藏:价格仍处洼地 “说起名贵木材的收藏,很多人了解到的都是紫檀。其实,在珍贵木材收藏里,绿檀无论从其自身...
  •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花梨木缩水1169斤后续追踪:官员涉嫌严重违纪 2009年7月26日,时任海口市林业局局长的林劲指示海口市林业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将原海口市木材...
  •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的家具到底修复了多少 安思远1971就开始收藏并研究中国明代家具。在收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部分有点残破、伤损甚...
  •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大美木艺·明清家具珍品展回顾 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明清家具成为专题陈列,且独立成馆,以王世襄先生旧藏明式...
  •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一个时代的终结 3月17日晚,“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首场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办,这是七场拍卖中最富精...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