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青铜器价值低估状态有望改观

2015-05-06 11:10:18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铜器 > 内容
商晚期饕餮纹青铜方彝。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通讯员 林漫懿

  当前行情

  青铜器尚未受到重视

  目前,青铜器的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位,并不能体现其本身的文化历史价值。据了解,造成其市场行情冷淡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市面上青铜器的流通量可以说非常小,整体价格偏低。

  而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秘书长方华锋表示,除了文物法规的管制外,青铜器长期不受业内重视的主要原因,还与对古代艺术品的认识不足有关。

  资料显示,自2001年“皿天全方罍”(即皿方罍)第一次在纽约佳士得拍出高价后,一度带动过国内的青铜器市场。但那时候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青铜器收藏并未引起国内市场的重视和关注。

  直到200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第一波大行情爆发时,香港和内地才有多件青铜器拍出了前所未有的高价。据了解,在当年的中国铜器成交前十名中,青铜器占了6件,且成交价格大幅提升。

  尽管青铜器的拍卖史有过高潮,但业内专家表示,青铜器在短时间内仍不会形成大的交易板块。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并不提倡古文物交易,特别是青铜器板块和佛造像板块;另一方面则是青铜器所蕴含的价值尚没有被完全认知。

  “青铜器在收藏界可以说很‘低调’,没有炒作,价格也不会暴涨,所以对收藏投资者来说,他们不会放太大精力去关注,但其实青铜器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都特别高,国内的收藏界目前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方华锋说。

  价值走向

  未来升值空间较大

  青铜器素有“国之重器”的美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价值,导致目前市场价格偏低,我认为青铜器未来的升值空间比较大。”方华锋说。

  相对比已进入亿元时代的书画和瓷器,青铜器的市场价值及其所占份额还有很大差距。业内专家表示,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即使现代工艺品,也无法达到当时的制作水平,这一直也是现代工艺无法攻克的难题,所以,青铜器稀缺性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一旦青铜器所蕴含的各种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其价格必将上涨到与价值相匹配的价位。

  值得一提的是,业界较多意见认为,高端青铜器多数集中于欧美,国内市场上的青铜器藏品以中低档居多,但也有一部分专家表示,目前高端青铜器开始向内地市场进击,并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方华锋介绍,“随着青铜器价值逐步被挖掘,其交易量将会越来越大,市面上流通的精品也势必将减少。资源少,而需求量大,这种供不应求的关系必然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所以青铜器未来价格也将会随着出现涨幅。”

  收藏建议

  入门可从

  小件开始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一般收藏投资者往往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铜礼器上。近些年来,不少藏家已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青铜兵器和杂器等小件。

  据了解,青铜器小件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活用具(铜镜、带钩、洗、樽、灯、燎炉、熨斗等)、车马具(轴饰、辕首饰、銮铃、马冠等),及货币、度量衡、符、玺印等。这些小件器物设计精美,造型别致,小巧玲珑,易于放在掌心把玩,同时也可以作为观赏摆设,是收藏家颇为喜爱的艺术精品。

  “一般青铜礼器中品级较高的藏品存世量少,精品来来去去也就那么些,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昂贵,收藏难度大,这也是藏家开始热衷于收藏兵器杂器的原因。”方华锋告诉记者,“像铜镜这种小门类的青铜器,目前在市场上也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的价格较低,收藏起来门槛也相对较低,容易上手。”

  鉴真防赝四招

  据了解,青铜器造假在我国早已发展成一个产业,在河南,甚至有专门造假的“青铜村”。业内专家介绍,青铜器的造假工艺一般分为三种,包括工艺造假、器型造假和锈色造假,现代仿造常用三种方法,即翻砂法、精铸法及失蜡法。

  虽说造假必定会留有痕迹,但由于国内青铜器收藏市场的整体水平不高,导致藏家对青铜器的认识不足,上当受骗错买赝品的案例仍有不少。对此,有关资料显示,藏家在入手的时候可以从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和款识、铜质与器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锈色:一般说来,出土铜器常见的有绿锈、红锈、蓝锈、紫锈等,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坚实匀净,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那就是伪锈了。

  手感和声响: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

  花纹和款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来看看不同朝代青铜器的花纹特色: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复,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清新活泼;秦汉重实用。款识方面,则主要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铜质与器式:翻看铜器的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了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这就要求收藏者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物知识。例如,钫是方形的盛器,是战国末期才出现的;若其按夏商周三代作工,则是伪品。

34.9K
猜您喜欢
  •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在成都博物馆一览南朝造像的秀骨清像   从最早有明确纪年的褒衣博带式造像,到益州(今成都)首次出土的阿育王全身像,再到不断...
  •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北京拍卖行携艺术珍品前往南方城市巡回展览 自11月3日开始,北京古天一拍卖公司将携今年秋季拍卖会部分艺术精品,前往广州、厦门、成都三...
  •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古燕国青铜重器见证北京建城三千年 6月24日至7月19日,“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览在首都博物...
  •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千手观音修复中的高科技:X光探伤 三维激光扫描 “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于6月13日正式竣工。不同于...
  •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完成:重现南宋气质 主尊端坐莲台,目光微垂,面带微笑;金身庄严,法器华彩,千手灵动,胜似孔雀开屏。耗资数千...
  •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青铜器收藏或将回归常态 近日,在西泠印社2014年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16件名家旧藏的青铜礼器经过激烈竞价,最后...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