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国画大师许麟庐遗产案终审落判

2015-05-05 23:17:2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涉及齐白石弟子、一代国画大师许麟庐去世后留下的72件字画和3把紫砂壶的遗产继承官司,两年来一直是业界焦点。经过4次开庭审理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昨日最终裁定许麟庐所有遗产由其遗孀王龄文继承,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至此许麟庐遗产纷争告一段落。

  巨额遗产引发家庭官司

  许麟庐是我国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和书画鉴赏家。2011年8月,许麟庐因病去世。许麟庐先生与妻子王龄文婚后共有8位儿女,目前有6位儿女健在。

  在许麟庐去世一年之后,一纸诉状打破了他生前的低调与平静。三子许化夷将母亲王龄文和大哥许化杰、二哥许化儒告上法庭,要求分割父亲遗产。许化夷诉称,父亲许麟庐生前收藏大量名家字画,其中以齐白石画作居多,作为父亲法定继承人,有权分割继承遗产。法院立案后将许麟庐的所有子女都追加进本案。

  本案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便是涉及标的额巨大,据悉仅涉案的字画价值至少在20亿元以上。2012年12月24日,丰台区法院以本案有重大影响、标的额较大为由报请由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二中院随后于2013年3月1日、2014年5月29日和2014年6月19日公开审理此案。

  手书遗嘱真伪成争议焦点

  在被儿子起诉后,王龄文向法庭提供了一份许麟庐留下的手书遗嘱。也正是这份自书的遗嘱成为本案争议的焦点。

  王龄文称遗嘱系许麟庐亲笔书写并加盖的印章和指印,“按照法律规定,在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的处理应按遗嘱处理,不存在法定继承问题”。但作为书画鉴定家的女儿许丽不认可这份遗嘱,“我是书画鉴定家,我认为遗嘱是假的。因为父亲一生认真,这么重要的遗嘱写得不严谨,最明显的就是签名的麟庐两个字乱成一团”。许丽说,遗嘱上麟庐两个字不符合父亲以前写法。

  女儿许娥则强调遗嘱是真的:“当时我亲眼见父亲写的这份遗嘱,那是病后出院不久,身体虚弱,写遗嘱时还是我扶着他写的。写完了按手印的时候按错了,按到了一个字上,他就又重新按了一个。正是因为按了两次手印,恰好说明遗嘱是真的。因为反映出父亲当时身体虚弱,但态度很负责。”

  终审认定遗嘱真实驳回原告诉求

  尽管法院确定的遗书鉴定机构均以所提供的样本材料无法满足检验鉴定条件为由终止了鉴定程序,但为了证明遗嘱的真实性,王龄文提交了一张照片,照片中许麟庐、王龄文背后的墙上挂有遗嘱一份,照片中的遗嘱与王龄文提交的遗嘱原件内容完全一致,仅未加盖名章及按手印。经鉴定,照片未发现技术修改痕迹。

  综合双方证据,法院认为,王龄文提交的遗嘱从形式上看是许麟庐自书遗嘱,从内容上看,明确表示所有财产交由王龄文所有,内容完整亦无歧义,且有许麟庐签名及书写日期,故遗嘱符合法律规定。法院最终认定遗嘱真实,按照规定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遂做出上述判决。

  对于此次判决,许娥表示,把遗产给母亲继承是父亲的遗愿,法院做出了正确选择。但原告方认为,遗嘱本身并没鉴定出真假,因此会进行上诉。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