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沈阳文保单位杨宇霆墓残破:变垃圾场骡马圈(图)

2015-05-05 23:17:09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杨宇霆墓很破旧

  昨天,杨宇霆墓所在地法库县法库镇蛇山沟村村支书王林,在接受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来关注杨宇霆墓,以便能够更好地保护这处日渐残破的沈阳市级不可移动文物。

  杨宇霆墓损毁严重

  据记载,杨宇霆陵墓位于法库县蛇山沟村,占地面积15亩,呈正方形。正门前建有上马石和三重四桶式拱桥,桥北矗立宽高各约七米的重檐式牌楼,雕金缕银,玻璃碧瓦。大门两侧有法库文化名人阎宝海先生撰书对联。

  园内通往坟墓的是青砖铺就的甬道,两侧排着用唐山绵石精刻的华表,立仗着猪、马、牛、羊、鹿、驼、象等石兽和文武石人翁仲。

  但多年来,杨宇霆陵墓迭遭严重破坏,已经不复当年风貌。

  10月7日前往杨宇霆墓的网友@围脖置顶,向记者描述了现场的破败情况。他说:“只有牌坊保存得还比较好,拱桥护栏都有不同程度的毁坏,华表、石兽大都已经倒了,有些精巧的部分都被人砸坏盗走了。而且整个文物保护区内,到处是垃圾,还有农家的牲畜,就拴在石人翁仲上。”

  在走访中,网友@围脖置顶还在一些村民家的墙基里,发现了墓园里的石雕。他说:“这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处很好的历史遗迹,但是现在就这样放任着荒废,实在是太让人心痛了。”

  村支书希望社会多关注

  63岁的蛇山沟村村支书王林坦言,事实上,杨宇霆墓的保护工作比前些年已经好多了。他说:“现在村里已经不让在保护区里挖土、堆东西了,但是没有办法不让走人,村里人下地这里是惟一的一条道,不让走都跟你吵。有的时候,也就难免有人把牲口拴在那些石人身上。”

  王林介绍,两年前村里用挖掘机在墓地周围挖了壕沟,但是因为水大,现在壕沟基本也已经平了。村里之外,县、镇两级政府,在杨宇霆墓的保护工作上,做了哪些工作呢?王林说:“以前没给过钱,今年说是给钱,但是给多少钱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也就没办法安排专人来管理,就让护林员兼管,设专人看守也没那个钱啊!这里算是林区,林业局有设备,可以围着保护区建一圈铁丝网,那样管理起来就好一些。但是这个事村里说了没用,要镇里、县里沟通才行。这个事儿,你们媒体招呼一声比我们村里好使,我们也希望能想办法把这里保护起来。”

  沈阳市文物局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会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就杨宇霆墓的保护情况进行调查,以便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这处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高寒冰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