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民国初版本的《芜城怀旧录》鉴藏

2015-05-06 10:56:35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 > 内容
 《芜城怀旧录》

  冶春后社是晚清时期扬州地方名流、文化学者等集结的文学团体,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社之一。众多诗社成员不仅刊行了文学诗词的专辑,还搜集整理与扬州有关的地方掌故、趣闻轶事、风俗人情等方面的史料,并刊行于世。这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录》、杜召棠的《惜余春轶事》、汤寅臣的《广陵私乘》、刘介春的《扬州艺坛点将录》等。但笔者尤其钟爱董玉书所著的《芜城怀旧录》。不久前,笔者就有幸获得了珍贵的《芜城怀旧录》民国初版本。

  《芜城怀旧录》的著者董玉书(1869-1952),字逸沧,晚号拙修老人。斋号拙修草堂、寒松庵,江都(今扬州)人,为近代诗人、文化学者,晚年曾流寓北平,与齐白石、陈师曾等交游。还著有《寒松庵诗集》、《宝昌杂录》等。

  此套版本为线装两册,含有《芜城怀旧录》三卷及《补录》一卷,民国三十七年上海建国书店初版。扉页为扬州晚清时期书画名家张允和(甘亭)所题写的书名,篆文沉厚古朴,极具淳雅之意。由武进张惟骧及同为冶春后社重要成员的杜召棠作序。

  书名中的“芜城”,乃扬州别称也,出自鲍照的《芜城赋》。该书承袭《扬州画舫录》体例。正文以人物为主线,记述了清代中叶以来直至民国年间的扬州掌故轶事,如有史可法抗清的壮烈篇章、通儒巨子的业绩典范、文人逸士的珍闻轶事以及冶春后社同仁名录等。

  笔者查阅相关史料,因抗日战争爆发,著者董玉书于1938-1946年间避居上海8年。其间白天以诗酒自娱,晚间闭户专注于《芜城怀旧录》的著述。书中所录人物事迹,多属著者亲闻亲见,真实可信,堪以弥补正史之不足。据郑逸梅《艺林散叶》记述,董著此书时为“参证征询,不厌求详”。当1946年春正月完稿时,著者已经78岁高龄。

  《芜城怀旧录》保存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扬州的丰富社会风俗和人文历史的资料,为当代研究扬州的文化、艺术、风俗等专家学者提供了非常翔实的素材。关于作者所处的冶春后社,我市著名文化学者丁家桐在《冶春后社诗评》中曾说道:“冶春后社是扬州晚清与民国初年的文学团体,是康乾盛世与当代之间的一座文化桥梁”,那么,董玉书所著的《芜城怀旧录》也是这座“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陈坚

34.9K
猜您喜欢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