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宋官窑博物馆藏早期青瓷赏读
杭州 沈洁如 施嵘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依托南宋官窑遗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有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珍贵标本,同时还收藏有各个时代的陶瓷文物,其中不乏一些青瓷精品。本文介绍的早期青瓷器颇具特色,尤其是带有西****物、玉璧图案装饰的瓷瓿(bù),以及表现裸身人物的三国时期堆塑罐都为罕见珍品。
瓷器成熟于东汉,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此之前“原始瓷”铺垫了由陶到瓷的发展之路。这是一批从胎骨、施釉、火候各方面看,基本具备了早期瓷器的特征,但与成熟瓷器相比又显稚嫩的初级瓷器制品,流行于商周战国时期。本文在此也一并将其计入青瓷之列。
战国原始瓷插座
瓷罐口径11厘米,底径11.8厘米,高16.7厘米。直口,宽沿,斜肩,肩部以下微呈弧形内收,平底。颈部至肩部堆贴交叉绳索纹,交叉点以乳丁状表示绳结。胎呈土黄色。施淡青釉,釉不及底(图7)。
据考古资料,此类器物在浙江余杭、温州、慈溪、绍兴、萧山以及江西、安徽等地均有出土,以奉化市白杜南岙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墓出土的越窑青瓷堆贴绳索纹罐最精。此器亦属上乘。因出土时有部分器物内或旁边放有小水罐,该类器物被认为是水井的缩小版。一些纪年墓,如前面提到的奉化东汉熹平四年墓以及平阳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墓、新昌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墓、萧山东晋永昌元年(322年)墓均有此类井出现,只是形制略有不同,有的是直筒形的,有的与这件相仿,口小于腹。除了装饰绳索纹外,也有饰以网格纹和镂孔的。由于绳索纹制作精细,写实性强,应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推测当是套在井外护栏上的,而镂孔则是用来拴系井盖的。在古代,井在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人们吃水、用水都离不开井,有时农田的浇灌也要依靠水井。水井造型的器物也成为当时常见的明器之一。
责编 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