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谈开玺:好军人好画家好朋友

2015-05-06 02:25:44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油雕 > 内容

  朱乃正

  (一)

  每当我静思一个人命运和我们这一代艺术家成长过程的时候,总是要想到他,想到崔开玺的名字。他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

  因为开玺是军人,所以他的作品时时露出军武气概。1959年他创作的《演习之后》在全军第二届美展中一炮打响,被评为优秀作品。这是他的处女作同时也是成名作。记得他还在《美术》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的文章,此后便发现他的许多作品都遵照着这一信条,描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从整齐划一甚至带些枯燥色彩的军旅生活中寻觅出美的形式和美的情趣。《战士之家》即是一例,开玺从秩序比较单一的士兵宿舍里找到了美的闪光点;使作品透过成线成行的物象,流溢出洁净、温暖、清新的感觉。另外在《洗车》中,开玺为了避开又脏又累的劳动场面和枯燥感,将坦克兵的生活设置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以溪水欢流和水花飞溅表现军旅生活的乐趣,又是一番经营。

  开玺年轻时喜欢读古诗,练书法,并从中吸取了不少养分。1963年至196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艺境又开新生面。这使他逐步领悟到了艺术的真谛。离开美院之后,开玺参加了大量创作活动,从搞宣传到艺术创作,只要不离画笔,他都乐意干,而且精力充沛。开玺不计名利,以能画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为极大的乐趣,以笔不停挥为长期的习惯,甚至在家中也挂上“莫闲书屋”的匾额,作为座右铭。

  随着艺龄的增长,开玺开始画一些战争题材的作品。从《支前》、《杨根思》、《反围剿的胜利》一直到近期创作的《北京保卫战》、《噩梦》等,大部分作品被博物馆收藏了。随着创作的发展,也促使开玺的艺术观念逐渐成熟。近30年的创作生涯,开玺一直踏在现实主义这条蹊径上。如今,人的艺术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家信奉不同的艺术观念,尝试不同的艺术手法,现实主义道路也随之拓宽。开玺依然笃信现实主义,他觉得在这块土地上还有许多处女地有待开发。开玺的《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是取材于长征的小故事,虽然没有表现骑在马背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壮观景象,却同样体现了高级将领的博大胸怀。后面敌军紧追,我这里稳坐钓鱼台,这种以轻松代替紧张,以小情节代替大场景的构思,是军事题材上现实主义的一个突破性的尝试。就军事绘画而言,并非凡画军事题材的画家都是一些语言干瘪,带有宣传说教的传道士;也并非军队的画家就是战争狂人。相反,他们是主张止戈息鼓的和平主义者。但是真正的和平到来之前又必须坚守在这个持枪的岗位上,开玺的艺术和追求,足以证实这一点。

  1955年盛夏,我还是中央美术系学院的二年级的学生,在京郊长辛店槐树岭坦克学校结识了开玺,我俩正好都是19岁,似乎出于一个“缘”字,彼此一见如故,至今已过了33年。虽然我们各有自己曲直的道路,但从未离开友情,也没有离开对艺术的追索。此文就作为我们在人生道路和艺术上结成深厚友情的纪念。

  (二)

  近来,崔开玺很忙。他参加了《卢沟桥》全景军事画的设计稿;同时又投入今年建军60周年美展的创作。他正处在热情多产的时期。

  他从一个业余美术爱好者成长为部队美术界中举足轻重的画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他曾先后在艺师和中央美院进修,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在艺术上有执著的追求,加上他聪颖的悟性,使他在艺术造诣上不断飞跃以至打到了今天这样的程度。

  作为一名军人画家,他不仅对绘画及其热爱,更主要的是对军人职责极端忠诚。多年来,他以军人的情怀与眼光创作了大量的军事题材作品;同时也把他对生活和大自然所洋溢的真情全部注入作品之中,画得一手极有情致的风景画和静物画。在《长征途中的贺龙与任弼时》的作品中,通过钓鱼的情节去表现两位革命者的情操与性格,这一构思别开了军事题材创作的生面,给作品带来了一股盎然清新的活力。

  作为同龄的老朋友,都已年过半百,两鬓渐白,但我祝愿并喜看他在金秋时节累累之硕果。

  (三)

  一个画家带着画具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写生,这对我们年届花甲的一代从艺者来说几乎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可是近来许多人已不再背着画具去写生,而被照相机取而代之。不论其原因何在,作为一个画家,自己在漫长的艺术道路和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写生的重要和收益。因为只有在一笔一笔不断的写生中,才能真正启动运用自己“绘画的眼睛”,才能发现生活中质朴的美;只有在一笔一笔诚挚的写生中,才能挖掘出蕴藏在大自然中璞玉浑金;也只有在一笔一笔动情的写生中,才有可能探索出画家表达对象的艺术语言,而逐渐形成一种真实的风采。

  对于艺术,学者是一种“悟”与“练”的过程,而通过写生,是获得“真经”与“功夫”的切实途径;对于教者,则应少而“点精”洋洋万言未必真能道其祥确。关键是点到位,即点准其要害穴位,犹如找到一把钥匙,打开艺术堂奥之门。

  老友开玺,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写生作画,积累可观,不只是体现了他执著事艺的精神,同时也练就了真正的功夫。而今幸能择精集萃出版,可谓天道酬勤,望读者能从中体悟到这本集册后面的大量艺术劳动和甘苦,也就会更珍视这些亲切美好的画面。

 

34.9K
猜您喜欢
  • 杨冉红色毛泽东主题艺术展在京开幕
    杨冉红色毛泽东主题艺术展在京开幕 2015年7月12日,杨冉“红色毛泽东主题艺术展”在北京798新太阳美术馆隆重开幕。原毛泽东的警...
  • 61幅作品再现欧洲油画黄金时代
    61幅作品再现欧洲油画黄金时代 近日,在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展的《伦勃朗的时代——16至18世纪欧洲油画展》展出了61幅来自意大...
  • 南博特展馆办16至18世纪欧洲油画展
    南博特展馆办16至18世纪欧洲油画展 想知道欧洲的国王和王子有多帅、皇后和公主有多美吗?昨天下午,在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展的《伦...
  •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的夜晚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的夜晚 可曾细细观察过入夜之后的街道?夜色在城市上空安静地流淌,街灯氤氲着温柔的光圈,街道两边...
  • 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卡斯特利走进中央美院
    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卡斯特利走进中央美院 2015年5月20日晚,由黄梅博士策划,瑞士艺术家鲁契亚诺·卡斯特利(Luciano Castelli)带来的...
  • 中央美院与具象油画展:触摸历史的温度
    中央美院与具象油画展:触摸历史的温度 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分为“新学启蒙”、“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