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散乐图

2015-05-06 02:23:23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油雕 > 内容
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散乐图

  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候选文物专家评点⑨

  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散乐图

  在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展厅内,陈列着132件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仿佛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吸引着各地观众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其中,五代时期的汉白玉石彩绘浮雕散乐图格外引人关注。

  散乐图采用浮雕形式,以汉白玉石精雕细刻而成,唯美华彩,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图中有人物15人,面朝右方站立。画面上右面最前一人穿男装,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长衫,双手持一根结有彩带的横杆,似为乐队指挥,其身前有两位躬身屈膝,双手前伸,或做伴舞姿态的矮人。12名演奏者均为女子,她们手持笙、箜篌、方响、筝、琵琶、筚篥、横笛、拍板、座鼓等乐器。这些乐伎人物面容饱满,体态丰膄,神情专注,姿势各异,仿佛正在合乐演奏,极富韵感。

  据史书记载,散乐是一种自由通俗之音乐,其名称是相对于正雅之乐而言的,它没有仪礼和教化的功能,纯以娱乐为主。周秦时期,散乐指民间乐舞。两汉以后,散乐加入了杂技、武术、幻术、歌舞戏等表演形式,因而又称为“百戏”。南北朝时期,散乐进入宫廷,成为宫中各类宴会上重要的娱乐项目。隋唐时期,散乐发展更趋繁荣,以致朝廷为了政治教化的目的屡发诏令禁止散乐表演。宋辽时期,散乐更是深入民间,成了最普遍、最热闹的娱乐项目,但在内容上仍是以歌舞伎艺表演为主。目前中国各地出土的宋辽时期的伎乐舞蹈图非常多,如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山西朔州辽墓壁画、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等,均极精美。这件汉白玉石彩绘浮雕散乐图上承唐代散乐之余韵,下启宋辽散乐之先声,弥足珍贵。浮雕的尺寸虽然不是很大,长136厘米、高82厘米,但雕刻精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可谓世所罕见的艺术珍品。

  唐代以胖为美,著名画作《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中的人物形象均雍容华贵,风姿绰约,既反映了大唐的繁荣与富足,也昭示着活泼、开朗、健康、自信的时代风貌。这幅彩绘浮雕散乐图中的人物面容圆润,体态丰膄、腰肢轻斜,衣带飘飘,若有“罗薄透凝脂”之感,仍然保留了唐代丰肥浓丽的风格。她们演奏时专注的神情,既端庄秀丽,又妩媚动人。伎乐人物均有簪有红花,于乌黑浓密中显现出一抹亮色,使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活美艳,这是南北朝以来世风喜好的真实反映,所谓“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正是图中人物的写照。图中乐器的刻画十分地精细、逼真,又为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形象资料。

  彩绘浮雕散乐图出土于河北省曲阳县西燕川村的一座古墓中,墓主人为五代时期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王处直之父王宗,曾任唐朝的神策军吏、金吾大将军、左街使、遥领兴元节度使。其兄王处存因平定黄巢起义军有功,公元879年升任义武军节度使。从此,王氏开始世袭统治定州。公元900年,王处直继任义武军节度使。921年,王处直的养子王都发动兵变,囚禁了王处直,次年,王处直被杀,葬于曲阳仰盘山。墓中的武士门神、十二生肖、散乐、奉侍等18块汉白玉浮雕,刻工精湛,线条流畅舒展,动感十足,是晚唐、五代时期少见的浮雕珍品。

  这件彩绘浮雕散乐图既真实再现出了唐末五代时期的乐舞场面,又展现出我国古代曲阳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堪称国宝。

  (作者:林章芹,系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

34.9K
猜您喜欢
  • 杨冉红色毛泽东主题艺术展在京开幕
    杨冉红色毛泽东主题艺术展在京开幕 2015年7月12日,杨冉“红色毛泽东主题艺术展”在北京798新太阳美术馆隆重开幕。原毛泽东的警...
  • 61幅作品再现欧洲油画黄金时代
    61幅作品再现欧洲油画黄金时代 近日,在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展的《伦勃朗的时代——16至18世纪欧洲油画展》展出了61幅来自意大...
  • 南博特展馆办16至18世纪欧洲油画展
    南博特展馆办16至18世纪欧洲油画展 想知道欧洲的国王和王子有多帅、皇后和公主有多美吗?昨天下午,在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展的《伦...
  •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的夜晚
    毕沙罗:蒙马特大街的夜晚 可曾细细观察过入夜之后的街道?夜色在城市上空安静地流淌,街灯氤氲着温柔的光圈,街道两边...
  • 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卡斯特利走进中央美院
    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卡斯特利走进中央美院 2015年5月20日晚,由黄梅博士策划,瑞士艺术家鲁契亚诺·卡斯特利(Luciano Castelli)带来的...
  • 中央美院与具象油画展:触摸历史的温度
    中央美院与具象油画展:触摸历史的温度 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分为“新学启蒙”、“国...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