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江西武宁县千年乌木重见天日:树龄在4000年以上

2015-05-05 23:03:29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图为乌木发现者陈金林在现场参与挖掘。 魏东升 摄

  中新网九江4月16日电 (刘占昆 魏东升)16日下午,经过6个多小时的挖掘、起吊,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一颗树龄在4000年以上的千年古木得以重见天日,现场共挖出4段乌木,目前已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

  连日来,江西武宁县船滩乡船滩村一村民发现“千年乌木”的消息不胫而走,每天吸引上百名村民赶到现场看热闹。面对这个“天价宝贝”,当地警方和政府工作人员日夜守在乌木现场。

  16日上午,当地政府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和机械在船滩乡船滩村河滩中对乌木进行开挖,现场共调来了1抬大型挖掘机、1台臂长50米的起吊机以及1辆加长大货车等。为方便运输,现场还特意新修了一条长约200米的砂石路通到河边。

  在当天的挖掘现场,闻讯而来的附近数千名村民纷纷赶到现场围观,想一睹千年乌木“真容”。

  经过数个小时的挖掘,现场共挖出“一长三短”共4段乌木,其中最长的一段乌木长10余米,直径约60厘米,3段短的乌木分别长约2到4米,直径20到60厘米不等。

  随后,现场工作人员把挖掘出的4段乌木安全装上大货车。为保护乌木,工作人员还特意买来海绵被,小心地将乌木包好运走。

  武宁县船滩乡文化站站长邓锦林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发现这段乌木的村民叫陈金林,经专家鉴定,这段乌木树龄至少在4000年与6000年之间。在确定是乌木后,陈金林立即向上级政府报告。

  邓锦林表示,当地政府将对乌木发现者进行奖励,挖出的乌木最终将被放置于武宁县博物馆内保存。

  乌木又称阴沉木,形成时间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是楠木、红椿、麻柳等树木因自然灾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过长达成千上万年的碳化过程形成的。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价值也越高。(完)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