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周琦 记者 周宽玮
因要修建高70.5米、长230多米的伏羲摩崖石刻雕像,湖北省襄阳市这个号称全国最大石刻雕像工程遭多方质疑。迫于各方压力,近日当地政府暂时叫停这项工程。
澎湃新闻了解到,当地决定弱化雕像的伏羲元素,让旁边另一侧的孟浩然雕像更为突出,以期平息公众质疑。究其原因,因孟浩然被认为是襄阳本地人,伏羲虽葬在襄阳,是外人。
修建雕像的山体原是采石场
引起公众关注的伏羲、孟浩然石刻雕像,位于岘山一处小山峰。岘山留下了很多故事,这里有刘备马跃檀溪处、风林关射杀孙坚处、羊祜的堕泪碑与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墓与杜甫墓、张公祠和高阳池,还有王粲井和蛮王洞等历史人物和传奇事迹。
在采访中,不断有下属向高翔汇报工程情况。“我们还是得调整方案了。”高翔有些无奈,因为市里顶不住各方舆论压力,要求公司对施工方案重新调整,突出襄阳人孟浩然,弱化传说中的伏羲。“损失是小,最麻烦的就是对设计调整。以前的方案是多方论证,最终形成的结果,如果要保证雕像的艺术性,进行修改也是非常严谨的一个事,而且又要通过各种审批程序,不是说改就能一下改过来的。”
高翔表示,调整施工方案暂不会影响工程进度,调整期内,会让工人们将先对裸露的山体进行修整并加固,待到方案调整后再进行后期的艺术加工,力争3年内完工。
“这是我最后一次对媒体介绍此事,我们不想埋怨,让政府觉得我们不配合。”高翔说。
28日,襄阳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虽然开凿石像是一个公司行为,但襄阳市对此十分重视,宣传部也将网友的意见上报给市领导。襄城区就此也回应澎湃新闻称,此前媒体有关报道只是介绍了工程情况,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这个项目是市里的重点项目,襄城区只是协调,正在等待市里的进一步论证。
(原标题:襄阳暂停“伏羲石雕”工程,曾被质疑破坏环境、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