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栗宪庭:何为当代艺术

2015-05-06 02:03:20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当代 > 内容

  近几年,随着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时尚样式,“当代”这个词汇,也空前的泛滥,所有画种和艺术样式,都要在自己领地的前面冠以“当代”两个字,当代油画,当代中国画,当代工艺品等等。    其实,当代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真实面对自己当下的生存体验和感觉,以及自己的生存环境,是当代艺术首要的态度。

  但生活在每一个当代的人,被各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乃至画种诸如油画味道之类的“行业标准”所包裹,所以,个人所体验到的生存感觉的真实性,须有心灵的自由和独立,才能超越各种外在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还给个人感觉一个鲜活的状态。

  其次,我们说他是艺术家,而不强调他是一个画家,一个雕塑家,一个摄影家,是强调看一件艺术作品,不把画种“行业标准”作为评判艺术的标准。如一张油画,他画得像不像传统油画,有没有传统油画味道,不再重要,造型准确与否,也不再重要。要看的是,这张作品是不是提供给观众一种与当代人生存有关的新感觉。所以一些当代艺术家往往不局限某一种媒质,某一种画种,或者今天画油画,明天可能作行为。当然,因人而异,一个艺术家可能只善于使用一种媒材,但他的作品依然不是传统画种意义的摄影或者油画。

  其三,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近三十年了,但它始终在一个小圈子里发展,近年媒体多有报道,但多是负面报道,尤其网络上,大有把当代艺术妖魔化的倾向。其中一个最典型的发问是,这也叫艺术?其实你在发问时,你自己就有一个有关艺术的基本界定,这种界定来自以往的经验。我们有过什么经验?凡是今天活着的人,如果没有受过西方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教育(自我教育也是教育),他的艺术知识乃至审美经验,大致来自五四以来的写实主义艺术观念,包括中国传统水墨画,也经历了写实主义的改造。对于所有没有现代主义知识背景的人,不管他是平民百姓,还是大学教授,所谓“艺术”的基本框架,来源于写实主义的知识框架。五四以来写实主义的主流艺术框架,来源于西方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的古典艺术模式,由于西方艺术起源于模仿说,以及文艺复兴以后所追求的科学焦点透视和解剖学等原因,使写实主义一开始就有“生活本来样式” 的最表面特征,所以,“画的是什么”,成为艺术的基本认知框架,“栩栩如生”也成为很高的标准。把“画的是什么”“栩栩如生”当作衡量艺术的标准,是一种审美惰性。

  其实,写实主义并没有那么简单。你看出那幅作品画的是一片树林,不能叫看得懂写实主义绘画,用“栩栩如生”来判断那幅画有树林的画,也不是对那幅画的赞美。你得看出那幅“树林”背后作者的感觉,看得出他画树林时所运用的构图、色彩、笔触所传达的个人感觉,而且这种个人感觉与那个时代,与人的人生体验有哪种关联等等,才叫看得懂那幅画。从这个角度说,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所追求的,有其共同之处。而整个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就是为了更直接地表达个人感觉,抛弃了写实主义,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艺术的语言样式达到极大的拓展,产生了诸如装置、行为、电子媒体、声音艺术等五花八门的样式。二十世纪初期,“这是艺术吗”的追问也曾经发生,但艺术史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艺术的发展始终在提供新的感觉,创造新的媒介这个语境中发生发展的。你看一件作品,须把它放在一个一定的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它。这个语境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人的生存处境的变迁,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的生存环境——包括吃喝拉撒睡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艺术家作为人类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对今天生存环境变迁的体验,往往能体验到常人不能体验到的东西,所以艺术提供新的感觉很自然。另一方面艺术家为表达新的感觉,寻找新的语言模式,或者在已有的模式中作个人化的处理,也是自然的。所以你面对一件作品,你得知道它的前因后果。

  即使你有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历史的知识,你能不能不用经典大师的作品——依然是过去的经验——来看待今天的艺术,也是一个问题。

  我喜欢这样来理解“大浪淘沙”这个词,人们喜欢看到被大浪洗出的金子,我更看重大浪裹挟着沙子和金子的那种瞬间,如果没有大浪,没有大浪裹挟着大量的沙子,金子怎样能产生出来?事实上还有一种危险,当大浪淘沙过后,金子被留在了历史中,所有的后人,就被这金子的历史所教育,形成一种看艺术的经验,开始以“看金子”一样的眼光,挑剔今天的艺术,事实上,今天的金子不但被裹挟在沙子里不容易被看见,金子也不是昨天的金子,所有今天发生的艺术,都不是以往的经验所能把握的。所以,只看“金子”的眼光本身,就是今天所以形成阻碍艺术发展的社会保守力量的原因之一,我以为大浪淘沙的瞬间往往是一个新艺术将要产生的鲜活状态。

  (作者为艺术批评家)

  来源:中国文化报

34.9K
猜您喜欢
  •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21个小知识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21个小知识 草间弥生站在工作室画作前,摄于日本东京 PHOTOGRAPH COURTESY OF JEREMY SUTTON-HIBBE...
  • 助力艺术复工 艺术上海将开通2年免费线上博览会
    助力艺术复工 艺术上海将开通2年免费线上博览会   去年10月成功举办了首届活动的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面对全球艺术界深受疫情困扰...
  • 四大美术馆联合推出艺术护照“ART 4 YOU”
    四大美术馆联合推出艺术护照“ART 4 YOU” 2019年1月18日,“ART4(for)YOU”新闻发布会于北京松美术馆举办。当天下午红砖美术馆、今日...
  •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览举办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览举办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 嘉宾剪彩  2015年10月23日,《眼睛与心灵:印度...
  • 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12月亮相
    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12月亮相 《爱 IN CHINA》•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 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  《爱INCHINA...
  • 那些年做行为艺术的他们去哪儿了
    那些年做行为艺术的他们去哪儿了 东村艺术家集体创作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苍鑫行为艺术代表作《舔》系列。2014年绢本设色...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