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徐冰:用实验手法探寻中国艺术的符号性

2015-05-06 02:01:31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当代 > 内容
徐冰作品《芥子园山水卷》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8月18日至9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展。这是实验艺术第一次以独立展区形式亮相,以呈现中国近10年来的实验艺术生态。本次展出的实验艺术作品,或为装置,或为生态雕塑,还有装置和纪录片相结合的多媒体影像作品,充分展现了实验艺术探索新媒介形式和新视觉经验的前卫语境。

  在展览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布满了今日美术馆的三个场馆。走进一号馆,记者看到了徐冰的长卷装置《芥子园山水卷》。

  “《芥子园画传》是清代文人沈心友请画家王概、王蓍、王臬、诸升编绘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集中了明清绘画大家的典型画法。明清大家也是继承先前的绘画经验和方法,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对中国绘画艺术、技法整理的一个成果,是对中国绘画的范本做了可量化的、可操作的、可临摹的、有规律可寻的浓缩。《芥子园画传》是一本绘画教科书,它像一个引子便于我把脑海里一直想要表达的事情更多的带出来。”谈到为何从《芥子园画传》想到创作《芥子园山水卷》时,徐冰告诉记者说。

  “不同的是,清代的沈心友把名家的典型范式提出来归到一本书里,我是从书里把这些典型范式又放回到山水画中去,类似数学里的倒推法。我的兴趣点在于看‘倒推’的结果是怎样,这种试验可帮助我深化对中国艺术符号化特征的理解。”

  在徐冰理解,国画最核心的一种特征是“符号性”, 而这又与中国文字有直接关系。中国人的思维、看事情的方法、审美的态度都和象形文字有关。中国人看事情,其核心部分总是符号化和概念化的。这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国的说教经文、诗词用典和后来的宣传口号等。中国人不喜欢长篇大论,而是喜欢用一个设定,用一种符号化的概念来代表。比如,古时多复杂的事情都可以归纳为“四字成语”,时间长了成语的内容、来源已经忘了,但却也一点不耽误使用。

  一二百年以来,西方文化对世界文明进展所起到的作用,使中国人对西方的关注、学习成为很自然的事。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但从思维方式的原点上来看,每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与其人种、习性、血液等原带成分依旧密不可分,这部分是很难改变的。有一本百年前美国传教士亚瑟•斯密斯写的书,叫《中国人的性格》,其中描写的中国人的习性到现在来看,本质的部分还是没有改变。以文字为例:中国方块字的阅读方式、视觉体验与拼音文字相比很不同。虽然我们现在已使用现代汉语,但是其象形性仍在我们的阅读中起着深层作用。人们都说今天是读图时代,中国人已经读了几千年,所有这些最终都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的认知模式。

  如何面对传统,对任何文化而言都是一个永远的课题。但我们必须懂得,任何传统都需要我们再激活和重新利用,如同我们今天的生活、创造就是未来的传统,未来人怎么对待或吸取我们留下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一样。实验艺术是种途径,帮我进入到中国的思想方法、文化态度和世界观之精华当中,使艺术作品和思维进展得到养料和参照。

 

 

34.9K
猜您喜欢
  •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21个小知识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21个小知识 草间弥生站在工作室画作前,摄于日本东京 PHOTOGRAPH COURTESY OF JEREMY SUTTON-HIBBE...
  • 助力艺术复工 艺术上海将开通2年免费线上博览会
    助力艺术复工 艺术上海将开通2年免费线上博览会   去年10月成功举办了首届活动的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面对全球艺术界深受疫情困扰...
  • 四大美术馆联合推出艺术护照“ART 4 YOU”
    四大美术馆联合推出艺术护照“ART 4 YOU” 2019年1月18日,“ART4(for)YOU”新闻发布会于北京松美术馆举办。当天下午红砖美术馆、今日...
  •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览举办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览举办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 嘉宾剪彩  2015年10月23日,《眼睛与心灵:印度...
  • 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12月亮相
    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12月亮相 《爱 IN CHINA》•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 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  《爱INCHINA...
  • 那些年做行为艺术的他们去哪儿了
    那些年做行为艺术的他们去哪儿了 东村艺术家集体创作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苍鑫行为艺术代表作《舔》系列。2014年绢本设色...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