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薛松:我不是艺术的教徒

2015-05-06 01:59:23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当代 > 内容

  在艺术圈儿,有那么几位靠玩儿火玩儿出花样来的,薛松就是其中的一位。薛松的创作过程非常枯燥,把画册撕开用火烧,烧成的碎片变成了他作品的语言和素材,然后根据构思粘在画布上。

  不停地烧,不停地粘,一段长时间的重复劳动以后,出了一身汗,就觉得开心了。这样枯燥无味的创作,也许只有像薛松这么寡言少语的人才能应付得来。

  最早父亲要我学音乐

  99艺术网:你怎么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的,比如说这条道路什么最吸引你。

  薛松:我父亲是一个音乐老师,最早是想让我学音乐。小孩的时候,学了很多乐器,但挨了几次打也没有学成。因为刚开始基础是很乏味的,最多的一个乐器学了三星期,就烦了。

  我觉得还是画画开心。那时候我家住在中学的院子里,院子里面有一个小团体,一群比我大几岁的哥哥们经常聚在一起画画,跟着他们玩觉得特开心。

  那个时候正是开始恢复高考的期间,开始上初中了,父亲就不愿意我学画画,觉得这个没啥出路,那时候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那时候我已经迷上了,不想上别的课就只想画画。后来父母也拧不过我,打也没用。

  我家是小地方的,没钱花,也没有什么好的老师,连石膏像都是一个紧缺资源。如果谁有几张素面照片或者石膏像都会觉得他很牛,还得拍他马屁。

  后来能考上省里的学校已经感觉很幸运了,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就拗着一根筋得,也比较勤奋。

  管理员帮我溜进教师阅览室

  99艺术网:你接受的是怎样的艺术教育?

  薛松:我从小很喜欢上海,除了小城市对大城市的向往外,主要是当时喜欢看《三毛流浪记》,感觉上海是太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就觉得想做个流浪汉,像三毛一样流浪都很开心。

  最早在上戏的时候,接触的也都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东西,但上海的学校好就好在开放的早,然后就开始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那时候学校每年有几万美金进口外国的图书,这一下兴奋了。我才发现还有这么多的形式,还有这么多的内容,就打开了很多的思路。而且上戏的老师都是希望你自己发展,不像差的老师那样要求跟我学。

  当时我很爱逛图书馆,那时候还分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当时有一个快退休的一个姓蒋的管理员,如果教师阅览室人少,就悄悄跟我说,快进去看看,我现在很感谢他。

  坚持在城市的地下室

  99艺术网:那等你毕业了真正开始以画画为生的时候,顺畅吗?

  薛松: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期,当代艺术圈只有很少的人,在城市能坚持的没几个。一个小圈子就像抱团取暖一样,互相做点感兴趣的事。那个时候展馆就很少,一个小团体自己找个地下室或者什么谁有关系拿一个小房间,就做这样的展览。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差不多开始有一些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他们会开始买点作品,那时候也便宜,都是几百美金就买一张非常好的画。我算幸运的,能在最早的展出中偶尔卖掉一张画,一张一千美金。

  画画很开心  因为那是自由的

  99艺术网:你的作品中的图像符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薛松:我一开始创作,发现遇到的都是有压力的,西方的当代艺术,中国的传统水墨,做的已经很极致很完美。我觉得这个太难超越了,即使能活200岁,我也觉得我也干不了他们那个。

  然后就会有疑惑,我是谁,我的工作的价值在哪里,其实主要是这方面的压力。所以我就经过焚烧这样的行为,把那些精美的画册烧成灰,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方法重新组合,变成一件新的作品。

  焚烧这些画册的过程是机械重复的,有时候会连续工作7、8个小时都忘了吃饭也有的。这个过程别人看的很累的,我自己还是很开心的。因为在生活任何地方,你不可能是自由的,只有在这工作室里面在画布面前,你是绝对自由的。整个过程做完之后,出一身汗,也释放了自己,解放了自己。

  99艺术网:你的创作语言一直没有改变,以后还会延续吗?

  薛松:对,这是我很熟悉的一种方法,我觉得还有很多针对的东西没有做完,还会继续去完善它,把它做得极致。

  我不是艺术的教徒

  99艺术网:你愿意让自己作品更严肃一点?还是更流行一点?

  薛松:挺矛盾的,没有一定要怎么样。我的作品严肃的特严肃,通俗的太通俗。两个极端,我自己也没有有意的,我觉得好玩就做了。

  我肯定不是那种把艺术当成宗教的艺术家,更喜欢游戏的态度。我觉得对艺术的态度有三种,有的是当宗教一样的,有一种是纯粹的实用主义者,为各种服务的实用主义者。还有一种游戏的态度,就是像玩一样的,没有其他的想法是最开心的。如果在游戏态度中间穿插实用功能,就更有意思了。

  99艺术网:你在意别人的评价吗?

  薛松:在工作状态的时候基本上没考虑别人的事。就像生孩子是你自己的事儿的,生完你还是希望人家说好漂亮、很可爱或者怎么样,当然别人骂你也会难受。

34.9K
猜您喜欢
  •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21个小知识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21个小知识 草间弥生站在工作室画作前,摄于日本东京 PHOTOGRAPH COURTESY OF JEREMY SUTTON-HIBBE...
  • 助力艺术复工 艺术上海将开通2年免费线上博览会
    助力艺术复工 艺术上海将开通2年免费线上博览会   去年10月成功举办了首届活动的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面对全球艺术界深受疫情困扰...
  • 四大美术馆联合推出艺术护照“ART 4 YOU”
    四大美术馆联合推出艺术护照“ART 4 YOU” 2019年1月18日,“ART4(for)YOU”新闻发布会于北京松美术馆举办。当天下午红砖美术馆、今日...
  •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览举办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览举办 《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展 嘉宾剪彩  2015年10月23日,《眼睛与心灵:印度...
  • 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12月亮相
    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12月亮相 《爱 IN CHINA》•炎黄艺术馆2015国际艺术周 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  《爱INCHINA...
  • 那些年做行为艺术的他们去哪儿了
    那些年做行为艺术的他们去哪儿了 东村艺术家集体创作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苍鑫行为艺术代表作《舔》系列。2014年绢本设色...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