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明皇幸蜀图》其实无关幸蜀事

2015-05-06 01:55:43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内容
《明皇幸蜀图》。图片来源网络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是一幅古代名画,其内容被认为是描绘唐明皇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带领随从穿行于蜀中崇山峻岭的情景。然而此画命名却很值得商榷,明皇幸蜀的史实发生在秋季,但从画面上桃花和柞树叶来看,此画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致。笔者认为,这幅经典名作的命名存在讹误,《明皇幸蜀图》实无关幸蜀事。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被并称为唐代画坛“大小李将军”,是中国山水画青绿谱系的代表人物。这幅《明皇幸蜀图》色彩金碧辉煌,画风古朴典雅,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幅宋代的摹本,但很好地体现了“二李”金碧山水的艺术风格。画面上高耸的山峰在云间绵延不绝,骑马的队伍在蜿蜒的山路间时隐时现,在各种著述中,画面前方穿红衣乘三花黑马的人被认为是唐明皇。

  这幅名画在清代《石渠宝笈·三编》中的著录画名曾是《宋人关山行旅》。1957年李霖灿先生根据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李将军三鬃马图》中“唐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一段文字,以及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的文献记载:“明皇幸蜀图,李思训画……宫女有即圃摘瓜者,或讳之为摘瓜图”,认为此图当作《摘瓜图》,或《明皇幸蜀图》。然而北宋宣和内府,藏品目录中李思训名下并无和“摘瓜”主题相关的画作,倒是隋朝展子虔和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名下,各有“摘瓜图一”,于是《明皇幸蜀图》的作者由“传李思训”变成了“传李昭道”。

  然而这个推导却经不起推敲。众所周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爆发“安史之乱”,次年六月,玄宗逃离长安,经长途跋涉到达成都。这期间,入蜀的季节至少是初秋,渐入深秋、初冬。可是,这幅《明皇幸蜀图》最醒目的树种除了松树之外,绘有约10株盛开的桃花散落在山间;另外还有一种阔叶树柞树,于中国北方、西北一带广有分布,此树树叶在春季初发时,有一段时间会呈现出内绿边红的漂亮颜色,夏季变为全绿,入秋则变全红直至枯黄。画上所描绘的柞树,朱砂色的边缘向绿色的叶心过渡,显然是春季所呈现之颜色。如此生机盎然的春色画面,提醒我们这与明皇入蜀的时间完全无关。此外,画作既无翻飞的旗帜,也无士兵的剑戟,非但“明皇”神情悠闲自得,随从们甚至还面带微笑,这更不符合落难的情景。另一个疑点就是骆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画面中高大沉重的骆驼能不能行走艰险的蜀道也令人怀疑。

  真正“明皇幸蜀”主题的画作目前在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至少有7幅,其中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佚名《唐玄宗避蜀图》,可能是南宋初年的宫廷画师所绘,不仅画面上山间红色的枫叶暗示着故事发生在秋季,画面全副武装的士兵和翻飞的旌旗正符合白居易《长恨歌》中“旌旗无光日色薄”的描述。而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明皇幸蜀图》的明仿本,将原作横式构图压缩成立式构图,这件仿本的定名为《春山行旅图》,也提醒我们该画的主题和春天有关。

34.9K
猜您喜欢
  • 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亮相颐和悦馆
    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亮相颐和悦馆 艺术家郑泰均  2015年11月1日下午,梵净——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于于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
  • 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举办
    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举办 开幕现场  以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为主题的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将于2015年10月25日在北京1+1艺术...
  • 赵国柱书法作品展亮相荣宝斋美术馆
    赵国柱书法作品展亮相荣宝斋美术馆 岁月墨痕——赵国柱书法作品展 开幕现场  2015年10月24日,由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
  • 宾客万象:太和书画晋京展将开幕
    宾客万象:太和书画晋京展将开幕 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太和县美术家协会、太和县书法家协会主办,《水墨味...
  • 王家训人物画艺术探究
    王家训人物画艺术探究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艺术语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 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四年:经济拮据不愿卖画为生
    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四年:经济拮据不愿卖画为生 “南京现在每天都是暴雨,雨水像倒下来一样,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要去。”双腿行动不便多年,依靠轮...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