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宋徽宗时期的《宣和画谱》有言:“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纪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亦表示“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中国的美学观念里,艺术是人类心性的自我投射,诗画是人们用于精神寄托的一种延伸体验。绘画与诗相表里,而当代的水墨艺术,如同一首水墨精神空间里的叙事诗。
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词人、书法家蔡世平在“素履之往:蔡劲松马良书山水画展”开幕式论中国山水画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交流会上表示,蔡劲松、马良书,用绘画创作表达了他们作为艺术家的精神追求。蔡劲松来自贵州的大山,马良书是湖北山区,当他们走出家乡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会用艺术在当代塑造怎样的一个精神空间?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艺术家洪潮同样在此次学术研讨交流会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感受,蔡劲松的画,就像一首叙事诗,他在描写他的童年记忆,描写他对家乡的眷恋。在他的画里,形散而神聚。他的作品,常常透露出走出大山的跳跃思维。他在笔墨上不拘成法,既有古法绘画的体现,同时又有石涛一般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再加上黄宾虹、龚贤等大家的积墨技法,营造出浑厚润泽的氛围。
马良书的作品,从色彩上讲,具有浓浓的装饰性,但同时又不乏中国画的韵律。纯色水墨画作品同样有精彩表现,墨色黑中透亮,晶莹剔透,墨有层次的渲染开来,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