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20幅中国圣贤水墨画赴洛杉矶艺博会参展

2015-05-06 01:53:06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内容
黄宾虹画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

  2015年洛杉矶艺术博览会将于1月14日至18日在美国洛杉矶会议中心举行,深圳书画艺术家庄玉君先生创作的中国圣贤系列人物水墨画,经过中美双方组委会的评审后,入选参展“中国国家展”主展区。

  2015年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国家展”分为“水墨之光”和“非遗之粹”两部分,组委会专门设立了“庄玉君个人展区”,占到整个“水墨之光”展区的三分之一。在个人展区内,有庄玉君创作的20幅中国圣贤系列人物作品。6日,记者来到庄玉君位于深圳的工作室内,听其详谈自己的“中国梦”。

  少年家贫中年得志

  庄玉君1957年生于广东海丰,他从小的理想是立志成为一个画家,通过苦练书法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基础。他勤练素描、速写,是为了有朝一日到艺术院校就读,可是因为当年家境贫困,未能如愿。

  1984年,庄玉君开始到深圳闯荡,从装修设计出发,开始主攻平面设计,随后又选择标徽设计,成为“logo大师”。他认为,标徽设计是从复杂的细节中提炼精华,以一种简明的艺术形式走向社会,在这过程中,他既加深了对民族传统的理解,又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手段,他努力将两者结合,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的标徽设计概念。

  本届洛杉矶艺博会,中国首次派出了“国家队”,庄玉君为“中国国家展”设计了“徽标”—大“中”至正一枚徽。“时间很紧,徽标设计的初稿直接就通过了。”庄玉君介绍,在设计上,徽标取色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之红黄两色,取形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雕窗,并将其融入具有未来感的立体造型中,构成象征反思和探索、传统和创新、历史与未来的双螺旋无限延展结构,塑造一个高大上的中国之“中”字。

  来到深圳已经30年,庄玉君也感触颇多,“这里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任何创意和设计都能在这里得到尝试”。

  为艺术梦想而作画

  练习书法40多年,庄玉君心中一直钟情于国画,其书法功底在他转入绘画创作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书法与国画有“同源”之说,形式上都以笔线为基础。庄玉君作画恪守古法,写意情怀,力求将最复杂的思想情怀融入寥寥数笔间。他力求每一笔都是以书法的方式“写”出来。他说,“我希望我的画作就像唐诗一样简练却押韵,像京剧一样写意却传神。”

  庄玉君人物画题材广泛,举凡道释、儒流、仕女和普通人物无不涉猎,都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原型转换。庄玉君的大写意人物,造型简约,几乎省略了五官,有些部分甚至抽象为概念,仅凭动态,就勾出生动、鲜活、惟妙惟肖的人生百态。

  庄玉君说,自己画国画绝非偶然,他觉得自己是为了艺术梦想而画。他用半年的时间,创作出大型主题国画《中国精神,圆梦中国》,共有60幅,其中20幅中国圣贤系列人物作品,成为2015年洛杉矶艺博会“中国国家展”的参展作品,其中有老子、孟子、孙思邈、扁鹊、王羲之、吴道子、杜甫、吴昌硕、齐白石等古代和现代先贤的肖像,他从历史的角度和人性的深度,描写他们的形象。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形象带有诗意的温情,而又不失哲理性。

  本月12日,庄玉君将前往美国参加展览,他说,“希望通过洛杉矶艺博会这个窗口,中国艺术能够很好地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民族哲学和文化思想。”

34.9K
猜您喜欢
  • 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亮相颐和悦馆
    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亮相颐和悦馆 艺术家郑泰均  2015年11月1日下午,梵净——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于于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
  • 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举办
    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举办 开幕现场  以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为主题的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将于2015年10月25日在北京1+1艺术...
  • 赵国柱书法作品展亮相荣宝斋美术馆
    赵国柱书法作品展亮相荣宝斋美术馆 岁月墨痕——赵国柱书法作品展 开幕现场  2015年10月24日,由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
  • 宾客万象:太和书画晋京展将开幕
    宾客万象:太和书画晋京展将开幕 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太和县美术家协会、太和县书法家协会主办,《水墨味...
  • 王家训人物画艺术探究
    王家训人物画艺术探究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艺术语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 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四年:经济拮据不愿卖画为生
    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四年:经济拮据不愿卖画为生 “南京现在每天都是暴雨,雨水像倒下来一样,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要去。”双腿行动不便多年,依靠轮...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