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齐白石手札首度整体展出:全新文本解读白石老人

2015-05-06 01:50:44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 > 内容
《十二属图》中的“马”

  □文/吕 晓 

  今年是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作为致敬,近日,“人生如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举办。首次整体亮相的齐白石手札以及200件左右齐白石绘画作品构成了解读白石老人的全新文本。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介绍,该展中齐白石的第一手材料对照其作品,将提供新的视角解读齐白石的艺术,让观众很清晰地看到齐白石的人生轨迹——

  第一手资料对照作品来解读

  白石老人亲自“做导览”

  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绘画、书法、石印、手札等各种类别的藏品中,手札的分量之重、体系之完备、种类之繁多是国内外任何艺术机构或个人都无可比拟的。此次借齐白石诞辰150周年,北京画院将刚刚整理出来的这批手札进行展出,包括日记、信札、杂记、诗稿等。与此同时,200件左右的齐白石作品也随之同时出场,“这个展览是我馆最大规模的展览,一至四层楼均有展出。”吴洪亮指出。

  据了解,此次齐白石的日记及诸文,除个别篇章和论画段落外,几乎都没有大规模发表过。齐白石将艺术视为“寂寞之道”,从不宣传自己,这些日记和文章也向来不示人。在老人逝世后,家属将包括手稿在内的遗作捐给拟建中的齐白石纪念馆,后因种种原因,纪念馆并未建立,所以这些遗作被辗转收藏于北京画院。如今,这批手稿首度整体亮相,向外界提供了关于齐白石生活、思想、情感、性格、交游、成长和艺术创造等各方面的第一手原始材料。这些第一手资料对照作品来解读,会给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这些资料对于齐白石学术研究和二十世纪美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有别于一般展览的是,该展将“邀请”白石老人亲自“做导览”。吴洪亮介绍,现场以《白石老人自述》为线索贯穿整个展览,以第一人称“我”来导引观众。一至四层的展厅以白石自述与白石藏品并置、作品题跋与白石诗稿相对应,营造出齐白石与观众在同一场域下相互“对话”交流的感受。

  从木匠到巨匠

  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充满传奇

  齐白石生于清朝同治二年(1864) ,逝于1957年,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在近百年的漫长人生中,他从一个乡间的放牛娃到走街串巷的雕花木匠,再从民间画师到文人画家,最后成为一代艺坛巨匠,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展览负责人介绍:“我们想了解齐白石,就一定要把他的艺术和人生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

  “已卜余年享太平”是白石老人晚年经常撰写的一句书法,意思是我曾经占卜过自己的晚年会享受到太平、安康的新生活。在齐白石近百年的漫长人生中,经历了古老中国最痛苦动荡的时期,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过上了自己渴望的“太平”日子,他雅俗共赏的艺术也受到新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礼遇。新中国成立之初,齐白石送给毛主席两方名印,毛主席为表示答谢,在中南海设宴款待这位湖南同乡。他后来又送毛主席一幅《鹰图》轴,及“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联,毛主席回赠以人参、鹿茸等物。1953年,北京文艺界为齐白石祝寿,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状。周恩来总理对齐白石更是关怀备至,为了使老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创作环境, 1956年,让文化部购买雨儿胡同一处宅院供其居住。

  齐白石曾云:“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观天地之造化,来腕底之鬼神,对人方无羞愧。不求人知而天下自知,犹不矜狂,此画界有人品之真君子也。 ”这段朴实无华的话实际道出了齐白石一生坚守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他将艺术看作“寂寞之道” ,从不贪慕功名利禄,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艺坛默默地辛勤耕耘。他广泛地学习古今画家的优长,转益多师,但不论学谁,都不丢掉自己的经验和个性。这位来自湖南楚地的画家,没有屈原式的浪漫气质,反而继承了湖湘学派重视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芥子园画谱》到有名无名的前人画迹,甚至一些弟子或民间工艺品上的图案,只要有用便勾稿留存;他最讨厌那些“开口以宋元自命,窃盗前人为己有,以愚世人”的人,对于古代名迹,他没有收藏并反复临摹研习的爱好,他没有沉重的祖宗包袱,不曾被庞大的传统和派系观念束缚而变得谨小慎微,因此能够胆敢独造,开创独具一格的画风。他早年生活在乡间,中年“五出五归”遍游大半个中国,晚年虽寓居古都北平,但对于乡间风物梦寐魂牵,因此,他笔下的题材空前的丰富多彩,花鸟画充满赤子之心,天趣盎然且生机自得,人物画诙谑生动,山水画师法造化,别具一格……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生活的体验。齐白石将自己的乡土情怀与独特的文人气质相结合,既符合了20世纪艺术大众化的潮流,又没丢掉文人精英艺术的人文关怀,从而创造出雅俗共赏的艺术,取得了民众与美术界专家双方面的尊重和喜爱。

  市民热心捐赠

  齐白石十二生肖图首次亮相

  此外,由北京市民关蔚山捐赠的齐白石《十二属图》也在展览中首次亮相。

  据画院展览负责人介绍,在1959年关蔚山捐献作品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整套的《十二属图》,即十二生肖。齐白石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而创作十二生肖实属罕见。老人在《十二属图》的题跋中写道“藯三(山)先生既藏予画多,又欲索画十二属,予以有未曾见者,龙不能画,遂却之。先生令厂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纸,用心四年,始集成。先生今已为友也,出画属题四字,予始得知心苦。八十五岁白石,乙酉。”原来关蔚山很早便想请齐白石画十二生肖,但齐白石却因“龙”是民间虚构之物加以推却,于是关蔚山就请画店每年向齐白石求索两三张画,整整用了四年的时间才终于集齐了一套十二生肖作品。从画中的年款可知,最早的《如此千里》作于1940年,而《桃猴》则作于1944年,正如老人自言“用心四年,始集成”。而此时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笔墨缘,成为至交好友。大功告成之日,关蔚山再请齐白石为整套作品题跋,老人欣然题下了这段跋语,可谓艺坛佳话。正因如此,观众才能够有幸在今日欣赏到白石老人的“十二生肖图”。( 王岩)

34.9K
猜您喜欢
  • 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亮相颐和悦馆
    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亮相颐和悦馆 艺术家郑泰均  2015年11月1日下午,梵净——郑泰均当代禅画展于于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
  • 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举办
    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举办 开幕现场  以千年水墨百年传承为主题的中国书画经典作品展将于2015年10月25日在北京1+1艺术...
  • 赵国柱书法作品展亮相荣宝斋美术馆
    赵国柱书法作品展亮相荣宝斋美术馆 岁月墨痕——赵国柱书法作品展 开幕现场  2015年10月24日,由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
  • 宾客万象:太和书画晋京展将开幕
    宾客万象:太和书画晋京展将开幕 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太和县美术家协会、太和县书法家协会主办,《水墨味...
  • 王家训人物画艺术探究
    王家训人物画艺术探究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艺术语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 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四年:经济拮据不愿卖画为生
    傅抱石长子傅小石昏迷四年:经济拮据不愿卖画为生 “南京现在每天都是暴雨,雨水像倒下来一样,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要去。”双腿行动不便多年,依靠轮...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