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中国民间致函日本天皇: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2015-05-05 23:14:08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中华唐鸿胪井刻石。新浪收藏配图来源网络

  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丁飞 实习记者于子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近日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归还所掠夺中国文物“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这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流失海外文物超过1000万件,每一件文物的回家之路都将异常坎坷。民间追讨,成功的几率会有多大?这又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在对日本索赔这条道路上他已经走了24年。中国之声记者丁飞和实习记者于子卉对童增进行了专访。

  国宝“中华唐鸿胪丼刻石”,重量超过90吨,单体10立方米有余,驼形天然顽石,成碑于唐代,是唐册封管辖东北的见证。甲午海战后被日军作为战利品掠走,至今,沉睡在日本皇宫超过一个世纪。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近日致函日本天皇和政府,要求日本归还“中华唐鸿胪丼刻石”,这是我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童增:上个星期四我们给日本大使馆大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转交给日皇明仁先生和日本国政府。日本大使馆已签收,我们从下周开始会向大使馆询问送给日本皇室没有。曾经也有中国人到日本皇室去过,也发现了这块碑。从我们和日本打交道二十多年的经验来看,日本皇室跟日本政府还不太一样。当他知道在自己家里面有中国战利品,他们一定会反思这个文物到底会怎么样。这个文物归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的童增,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24年。选择什么样的文物、向谁追讨、有无证据,这一次他都做足了功课。历史上,1970年,韩国民众曾经强烈要求日本归还日俄战争期间掠走的“北关大捷碑”,直到2005年韩国政府正式出面,要求日本归还,同年日本将此碑归还韩国。童增也坦言,最重要的不是“日本皇室的良心回归”,而是社会推动力和政府出面追索。

  童增:我们主要是迈了第一步,仅仅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向日本的皇室、向日本政府正式道出了我们的诉求,要能够成功还需要社会的关注支持、海外华侨的团结一致,还有中国政府出面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流失文物“回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回购、捐赠和追讨。目前,国际上海外文物流失回流超过90%主要是依靠回购,也就是拍卖。而对于回购这种方式,原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经公开表示反对。

  单霁翔:我们不会用国家的钱来回购被掠夺的文物,道理很明显,今天再在我们的创口上撒盐,再叫我们用钱买回来,无疑是第二次的掠夺,我们不赞成国内的企业或个人去购买被掠夺的文物,应该通过法律追索,不应该帮助掠夺者销赃。

  我们再来说“追讨”。追讨,是追回文物中唯一不用花钱的方式。它主要有民间、法律和政府三种途径。单霁翔提到的“法律”手段,也是不少民间律师团队多年来一直在努力的。然而,由于诉讼主体性和各国对文物所有认定差异等问题,法律方面总是“使不上劲”。多年坚持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流失文物的律师刘洋告诉记者,他们其实也一直在思考,有没有别的方法。

  刘洋:我们想是不是能采取一些积极斡旋的办法,一些非法律途径使它另外一种方式回归。比如交换,就是用收藏的欧洲文物把文物换过来。有时候我们考虑用支付保管费方式,以合适的价钱把它赎回。

  民间追讨,会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吗?据不完全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计1879箱,文物至少360万件。文物的流失只在一时之间,文物的追索却是步履维艰。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政欣说,民间追索只能起到舆论和道义的支持作用,还需政府出面。

  霍政欣:我们国家的文物法规定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所以从法律上讲只有国家,或者是政府是提起文物追索的主体,民间追索只能起到舆论和道义的支持作用,体现中国民众的诉求。政府和民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为政府提供决策的基础。今后要真正推动文物的追索,还需要中国政府出面,在中日两国政府之间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20年前,吉林教授王仁富踏上国宝“唐鸿胪井刻石”的追讨之路,也是希望通过民间力量,促成石碑回归。如今,老人已经73岁,他在自己的墓碑上刻着“1941至2014”,是担心有生之年再难见石碑,也是再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念。今年,中日甲午海战120年。那些身在海外的国宝,中国没有忘记。

  (原标题:中国民间致函日本天皇 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