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把老院落变成家门口的小微博物馆

2015-05-05 23:13:40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北京大栅栏铁树斜街,刚刚修缮完毕的93号老宅院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北京老玩意儿。各地的游客免费进来逛,感受传统文化的别样风情。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西城区正在逐步修缮、开放这些珍贵的老院落,总数将达百余处,让它们成为一个个有活力的北京文化展示窗口和“小微博物馆”。

  让越来越多的老院落成为一个个小微的民俗民风博物馆,展示毛猴、兔爷、面人、绒鸟、风筝、草编、木雕、金漆镶嵌、宫廷补绣等非遗及民俗手工艺品,提供民间交流的机会,非常难得。

  大博物馆有大博物馆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展品,但是却离街坊和市民较远,而就在自己身边和家门口的老院落,虽然有些小而单调,但是却有着老街坊般的亲切感,很快能够触动历史记忆的心弦,随时可以踏进小院,这对于保护和利用文物古建,传承历史文化,很有裨益。

  老院落等文物古建腾退修缮后并不完全闲置,百余处古院落将得到保护利用,成为北京文化展示窗口,让一处老院成为一个京味博物馆。试想,大街边、小巷口,在老院落里以及旁边,老街坊围坐对弈下棋,再现老北京的独特一景,在树荫下伴着蝉鸣感受古人曾享的对弈乐趣,何尝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呢。

  让老院落复活,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挥其最大的生活效用,一直以来是包括北京等在内的城市着力研究破解的课题。此前,北京最老胡同——砖塔胡同中的文物古建万松老人塔,就被用作居民的公益阅读空间,可以说为保护性利用老院落做了有益的尝试。

  日前,国家文物局召开了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谈到文物合理利用时,就提到文物利用不能“不够”和“不当”,其中“不够”就包括在文物保护规划、维修方案中对利用的措施考虑不够,应该在适宜的地方“鼓励更多的文保单位办成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参观场所”。

  腾退修缮老院落,并非是一味地隔离参观者和想亲近的人,而是想方设法吸引人进来“触摸”和感受,进而触景忆旧和生情,让更多老院落不仅成为可以参观和学习的“小微博物馆”,而且积极向居民敞开大门,成为一个个展示、体验传统文化的好场所。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