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六朝博物馆揭开面纱:库房火山灰制成墙体可呼吸

2015-05-05 23:13:28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六朝博物馆正门入口,门头已经安装完成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酒店大门所在,是民国小火车站?

  拆去围挡后,博物馆南广场露出了全景,简单围起的绿地,宽大的玻璃窗。100多米开外,就能看到博物馆大门的门厅所在。

  博物馆大门和它的“邻居”南京总统府、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一样,都在长江路上。而酒店的大门隐蔽在东箭道上,目前还在施工中。“六朝博物馆建在长江路文化一条街上,酒店和博物馆相互融合,这是当时设计的一个难题。”专家说。

  “博物馆是聚集人气的地方,要显眼,所以,六朝博物馆的大门和南京总统府一样,都是坐北朝南,游客很容易找到它。酒店不需要太张扬,所以,大门 选在东箭道上,神秘又不张扬。”南京圣和投资集团的一位高级经济师介绍说,酒店大门斜对着南京总统府的东门,民国时期,这里还是当时南京小火车的“督署 站”。

  1912年1月1日下午,孙中山从上海坐火车奔赴南京,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在下关火车站孙中山作了短暂停留,又坐小火车直抵位于东箭道的督署 站。在东箭道的车站下车后,孙中山换乘一辆蓝色丝绸绣花马车,直抵两江总督署,从东门进入。当晚,孙中山在总督署的大堂暖阁宣誓就职,而他的办公室就设在 原两江总督署西花厅。 孙中山当年为啥不走大门,而是走东门?专家说,当时清政府在四周布置了很多杀手,而东门距离火车站最近,从这里进入南京总统府最快、最安全。

  如今,南京总统府的小东门还在,上面还有“东苑”两字。只是,它平时都是关闭着。“将来,市民路过这里,就会有一种时空穿越感。”而酒店也做足 了民国文化,据介绍,他们将在一楼大厅布置一个1500平方米的“书房”,酒店的顾客可以翻阅与孙中山、辛亥革命等相关的书籍。

  地下空间,另有一番格调

  为了不抢南京总统府的“风头”,规划部门规定,博物馆地面建筑不能超过24米。“其实,这座建筑地下空间,另有一番格调。”据介绍,博物馆建筑地下深16米,其中负一楼层高6.6米,负二楼层高4.2米,负三楼层高5.2米。

  在这个地下空间,不仅有酒店的法式餐厅、健身房、游泳池,还有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场等。“可能很多人会担心,地下会不会晒不到自然光?其实,这 个建筑一共有4个天井,通过天井,可以把自然光照到负一层。”南京圣和置业的工程师介绍,其中有2个天井在南广场上,每个天井为200平方米,这样,光线 直泻而下,别有一番风味。

  “将来酒店是豪华精选型的,客房不多,一共158间,有4个餐厅,而地下的法式餐厅低调经典。”据了解,除了这些设施外,博物馆和酒店的停车场设在负二层和负三层,其中负二层可以泊车67辆,负三层泊车126辆,是酒店和博物馆公用的。

  博物馆库房,墙体会自由呼吸

  六朝博物馆将在11日下午两点,正式对公众开放,门票价格为30元。为了迎接公众的到来,从7月25日开始,博物馆就进入了布展模式。目前,博物馆内有保安把守,一般人都无法进入。

  开馆时,一楼将布置临时展《千古风流——三国人物故事文物特展》,届时,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南京 市民俗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的60多件套三国人物故事题材文物,都将在这里展出。目前,各家博物馆的“宝贝”已经相继抵达博物馆,被临时存放在博物馆的库房 中。

  六朝博物馆的库房在哪里?专家笑笑,那是博物馆最神秘、最核心的所在。在博物馆建筑东南角地下,占地面积1406平方米,一共有10个库房,分 门别类存放不同的宝物。“库房的大门和银行金库差不多,厚30公分左右,不仅防火、防水还能防虫蛀。”专家介绍,库房大门后,就是风淋设施,进入库房的人 员,要先“风淋”洗澡,强风会把身体表面的灰尘吹去,净身之后,才能和文物见面。

  库房内的墙体也很高科技,会自由呼吸。“库房的墙体是用火山灰制成,库房湿度高的时候,墙面能吸附湿气,而库房干燥时,墙面能释放湿气。”专家说。

  用100多根柱子保护1700多岁城墙

  博物馆地下负一楼,这里驻扎着整个博物馆的“根”——建康宫城的城墙遗址。

  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在这里发现了六朝皇宫的城墙遗址和壕沟,所以,专家们建议,在这里建设六朝博物馆,实物原地展出。将 来,观众来到这里,就仿佛穿越到了1700多年前。“这段城墙长20多米、宽约10米。分为5层,用夯土夯实而成,已有1700多岁。尽管城墙不长,但可 以看到六朝时,每个朝代留下的痕迹。它是六朝建康宫城的东墙,对于研究建康宫城的四界、布局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专家说。

  “施工建设的时候,这段城墙是保护重点。为了防止碰到,当时在它周围设置了100多根大柱子,作为遗址的地下护栏。”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地下面 积达1.3万平方米,而这个遗址面积为260平方米,为了这260平方米的遗迹,他们费了一番心思。不过,博物馆开展的时候,观众是看不到那些桩子的,因 为它们被设计成了“墙体”。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