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扬州隋炀帝墓墓志显现:隨故煬帝墓誌

2015-05-05 23:03:06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 > 内容

  2013年春天,在距离槐泗隋炀帝陵大约5公里的西湖镇曹庄的一处施工工地上,两座砖墓的出现刚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不过,随着考古人员的深入挖掘,有了惊人发现:这里竟然是隋炀帝杨广与夫人萧后合葬墓。今天,记者带您回顾隋炀帝墓考古发现与考证的那些关键时刻。

  墓志铭现身

  炀帝墓被我们挖出来了?

  2013年1月 我市考古人员在扬州曹庄配合基础建设考古中发现一些砖头。是古墓葬还是古井?带着疑问,考古人员进一步探秘。

  3月 考古人员对现场进行大面积清理,两座砖室墓呈现在人们面前。

  4月10日 考古人员在一号墓打开了墓志,墓志上显现出“隨故煬帝墓誌”。“这几个字露出来时,所有的考古队员十分惊喜,接下来又很忐忑,隋炀帝墓真的被我们发掘出来了,怎么办呀?”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记忆犹新。

  珍贵文物出土

  确定墓主为杨广和萧后

  4月12日 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专家会议,对墓葬性质进行了初步认定,并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联合考古队,开展考古工作,邀请专家一次次论证,并且采用高科技对残存的墓志进行解读。

  4月14日 在扬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证实,4月12日,经国家文物局派出的刘庆柱、信立祥、林留根3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已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

  8月30日 在二号墓里,一件铜编钟的出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后来经过深入挖掘,二号墓共出土铜编钟一套16件、铜编磬一套20件。编钟编磬是宫廷用的乐器,这至少说明二号墓的墓主身份很尊贵。

  9月 考古人员在对一号墓的后期发掘中,找到了两颗牙齿,从磨耗程度看,确定牙齿主人的年龄在50岁左右,与史书记载隋炀帝死亡年龄一致。

  9月28日 当二号墓清理到第三层时,一副较为完整的尸骨浮出土层。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经过实地测量,得出了该尸骨属于一位身高约1.5米、年龄大于56岁的老年女性。

  11月16日 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记者 陶敏

 

猜您喜欢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蔡祖逖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高明柱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吴广华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玉栋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王金录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人民艺术》—— 时代浪潮中的坚守与创新丨专访刘凤仙   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文明的传灯者,思想传承的永恒纽带。艺术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哲思与...
  • Copyright © 2012-2025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