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获的中国伐木工人
150人被判20年有期徒刑驻缅使馆已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新闻和公共外交处负责人22日证实,缅甸北部密支那的一家法庭当天以非法砍伐木材的罪名,判处150名中国籍伐木工20年有期徒刑,另有两名未成年人被判10年有期徒刑,还有一名藏毒者被判35年刑期。
据悉,这些中国伐木工人是被不法分子骗入缅甸从事非法伐木作业的。中国驻缅甸使馆表示,使馆已就此案向缅方提出严正交涉,现正在了解更多细节和相关情况。
中国驻缅甸使馆当天已派人专程前往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与当地法庭核实相关情况,并为中国伐木工提供领保服务。据悉,这些中国伐木工还聘请律师在法庭上进行了辩护。
今年1月,这些中国籍伐木工在克钦邦一些地区被缅甸军方抓获,缅甸警方以违反公共财产保护法为由对他们提起诉讼。据缅甸法律界人士介绍,现在的判决属一审判决,被判者如对判罚不服,还可向省级法院提出上诉。
■新闻回放
缅甸兵来了 数百辆车往中国逃
今年1月24日,多名伐木老板希望云南省腾冲县政府帮助解救被缅甸政府军于1月3日前后在缅甸克钦邦龟头山、五台山木料场附近抓捕的155名伐木工人。除了这155人,更多的中国工人连夜脱逃,翻山越岭徒步数天才得以安全回国。
凌晨闻风出逃
去年12月25日,侯兴开着货车从中国猴桥口岸出发,两天后在缅甸密支那处被拦截。同时被拦下的,还有另外200多辆货车。这一等就是7天,到1月3日凌晨,已有400多辆货车聚集。
当天凌晨4点多,侯兴被躁动声惊醒,“有人喊缅兵来了”。侯兴赶紧坐起来发动货车,“当时很紧张,虽然没看到缅兵,但是也要跑,大家都在跑”。司机郭凯称,当时数百辆车都急着往中国开,不少车还发生碰撞,场面一片混乱。
山中逃难3天
同一时间,在货车司机滞留点缅甸一侧的木料场,近千名司机、伐木工人也四散逃开。负责将木材从山上运到山下的司机王辉称,当天凌晨3点,他和其 他人正在帐篷内睡觉,“突然有管理人员进来说缅兵来了,我们就赶紧起床往山上跑。”“在逃回国的路上听别人说,他看见缅军直接冲到驾驶室将正在睡觉的司机 双手绑住带走,还好他跑得快。”家住腾冲县的一名司机说。
与此同时,侯兴等司机慌乱中驾车朝中国开,但因车辆太多,速度非常慢。“有人说缅军正在前面设卡抓人”。郭凯回忆,大家赶紧下车,跑进离公路约1公里的山林里躲起来。晚7点左右,侯兴看见了缅军,“拿着手电背着枪,20多个人一起从设卡的方向走过来。”
侯兴等人继续往山林深处跑了约1公里。1月5日凌晨1点多,众人实在走不动了,直接躺在大树下睡觉,“不停地下雨,被子湿透了,全身像泡在水里一样,但有的人因为太累,还是睡着了”,侯兴说。在山中逃难3天后,侯兴等人才回到了猴桥镇。
■幕后
与当地合作采伐缅甸政府不认账
去年7月,缅籍华人郭云刚称从那山翁(原克钦独立军头目之一)处购得龟头山、五台山的一年树木砍伐权,之后多名中方老板向郭云刚交了山价款,开始合作。
但缅甸政府一直认为缅北地方武装所从事的伐木事业是非法的。但在这些地方,中国生意人只能跟地方武装打交道。所以每到双方关系闹僵发生争斗,夹在中间的中国工人经常会被抓。
■纵深
国内红木市场 缅北占“大头”
中国市场对红木家具的高需求,促成红木木材市场繁荣。但明清之后国内已几无红木可供采伐,市场需求要通过进口满足。大多产于东南亚、非洲的酸枝木、花梨木,成了国内红木市场的主流。其中,采自缅北的红木,占有大量份额。
腾冲县界头乡的吴辉去年11月到缅甸伐木。他称,工人们每天早上8点多开始干活,到下午6点多结束,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他们一直手端着长40 厘米或90厘米不等的油锯锯树,油锯的震动传遍全身,一天下来非常疲惫。晚上,工人们睡在帐篷里,蚊子、蚂蟥到处都是,也睡不踏实。
今年是重庆老板刘威赴缅伐木的第25个年头。他称,缅甸政府军有时会直接找他要钱,“不给钱就要抓人,我都是几万几万地给”。刘威还遇到过两个 部队打仗争夺地盘。“如果我伐木的山头被新的一派占领了,我就要重新给他交同样的山价款”。缅甸政府军在克钦邦的部队经常是两个月一换防,“来了新的司 令,也要重新交钱”。刘威说,目前酸枝木根据质量不同每吨售价2万元到4万元不等,成本也在1.8万元到1.9万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