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展览 鉴赏 拍卖 奢侈 评论 藏品 人物 紫砂 书画 当代 油雕 瓷器 文玩 古籍 铜器 钱币 邮票 玉石 红木 影像 其他

和田玉的工与料

2015-06-30 19:10:05    来源:互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石 > 内容

  在众多收藏者的眼中,虽瓷器象征着时代,木料象征着岁月、书画象征着文化,但不可否认,对于玉料与玉器的收藏可以将以上所有的优势集于一身,形成别具一格、极具收藏市场前景的独有风尚。

  00869   杨曦 和田玉籽料美丽人生牌

00869   杨曦 和田玉籽料美丽人生牌

  单从玉器的造型和雕刻、构图、布局的技艺来说,就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视听盛宴。对于收藏者而言,何等的玉器与玉作称得上佳品?无非是拥有与之产生极强共鸣感的作品罢了。在收藏者眼中,玉作本身的雕刻技艺与布局构图的结合、加之与玉之本身融为一体的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制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精神,便完美的诠释了自己心目中最佳的存在。不论是浮雕所显示出的人物花鸟的灵动,透雕所带来的美的视觉冲击,还是寥寥数笔勾勒出的写意抒情,无不透露出玉雕技艺的独特魅力。圆雕闲适、镂雕展工,在每一项玉雕技艺中都熔铸着制作者对于玉本身的理解,都展现出制作者与玉之本身最为相似的闪光之处。

  00730   葛洪 和田玉籽料鸟语花香牌

00730   葛洪 和田玉籽料鸟语花香牌

  若说玉之本身便带有君子之风、儒士风范,那么玉雕技艺的融入,便是对于玉料文化底蕴的极大开拓与重装打造。它将君子五德发扬光大、将诗情画意肆意挥洒、将工笔花鸟赋予升华。是细微之处的几笔勾描,是瑕疵处的大胆刻画,无不彰显出玉料雕刻技术对于玉作本身给予极大的提升空间。

  00804   瞿利军 和田玉籽料听涛长方牌

00804   瞿利军 和田玉籽料听涛长方牌

  如何评判和田玉作品的美和价值呢?玉料的质地仍是最主要的因素。上好的和田玉料晶莹剔透、光芒内敛,柔和如脂,温润细腻,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这样的“料”就该尽量保存其天然性,可谓“好玉不琢”。即便不加雕琢,也依然极具价值。如果没有绝对把握可以锦上添花的话,最好不动也罢。

  00696 陈春波 和田玉籽料禅宗圣境牌

00696 陈春波 和田玉籽料禅宗圣境牌

  对于好的玉料,越是简洁的工艺越能证明料的高品质,所以可随形就势,简单修饰,以呈现玉料的自然美。如果玉料不够理想,玉雕师们才会通过各种复杂的工艺来掩盖其瑕疵,这就是玉石雕琢中的剜脏去绺、化瑕为瑜,点石成金。经过了这样的加工后,玉器的价值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太差的料,再好的工艺亦无法扭转提升其价值。

  00891 赵显志 和田玉籽料姑苏印象牌

00891 赵显志 和田玉籽料姑苏印象牌

  料不仅是一件成品玉器价值判断的先决条件,还是收藏玉器所要考虑的第一重要因素。好工虽然也能弥补一些料上的缺陷,甚至可使成品价值倍增,但在同等做工的条件下,一块上等羊脂白玉作品与一件普通白玉山料作品之间的价格仍是天差地别。

  综合而看,对于和田玉而言,工与料是不可分的两大重要基石。古语言:玉不琢不成器,高度概括了雕刻技艺对于玉作本身的重要意义。但在收藏者追求极致的理念下,重玉料的品质亦是不能缺少的。工与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完美的玉作。

  据悉,2015年7月5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的第五届“尚品美玉”中国当代玉雕名家精品拍卖会上,荟萃了近50位国家级玉雕大师和玉雕名家精心雕琢的227件作品,当你流连于美妙的玉作盛宴,会由衷感叹玉雕大师高超的技艺全在工与料的取舍之间。做人亦如此,舍得即是大智慧和大境界。懂得舍与得便能在我们的生活、事业、人生中达到天人合一。

34.9K
猜您喜欢
  • 企业家收藏孔雀石玩出大名堂
    企业家收藏孔雀石玩出大名堂 20年前,他不顾妻儿的集体反对,把1 3的资产逐步转换成上百吨的绿色石头,光是堆放保存就要...
  • 南红是如何命名的呢
    南红是如何命名的呢 南红玛瑙的矿源现有确切的地点是在云南保山地区。这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详尽的描述。云南的矿源...
  • 精品绿松石 价已超黄金入手需谨慎
    精品绿松石 价已超黄金入手需谨慎 那么,绿松石“疯涨”的背后有何原因?未来的升值空间还有多少呢?市场的热度带来真假难辨的...
  • 1克拉钻石十年价格不涨反降
    1克拉钻石十年价格不涨反降 2005年元旦,广州居民朱先生去买结婚钻戒,在广百商场的本地专柜购买到了一粒1 002克拉的产...
  • 春秋战国玉器特展璀璨开篇
    春秋战国玉器特展璀璨开篇 几卷微风,几场细雨,京城已是进入六月绵绵雨季。而在中国望京红廷别墅,一场由可佳珍玉堂联...
  • 留一块和田籽玉陪你一起慢慢变老吧
    留一块和田籽玉陪你一起慢慢变老吧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
  • Copyright © 2012-2022 东方典藏网  版权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14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4号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676507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