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参展作品解析:
徐冰 地书 交互数码装置 2003年以来
徐冰的《地书》是用各类标识符号编写而成的书,妙趣横生地记录了城市白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典型生活。任何人,只要有当代生活经验就可以读懂它。从某种意义上讲,《地书》超越了现有知识分类和地域文化。他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这些新的识别符号作为世界通用语,是想象的未来共同语言文字吗?
苏新平 2010 干杯17号 70×90cm 彩色木刻
苏新平的绘画用象征的手法很巧妙的对现实社会进行冷静的批判,此次展出的《干杯》系列作品。表达那些表面光鲜的宴饮里,更多的只是想掩盖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在宴会“干杯”的状态和处境,或许在艺术家看来是最具有追逐物质的欲望,享受生活的典型形象。
缪晓春新媒体影像艺术作品《从头再来》,以对艺术史的态度内容,动态演绎艺术最终重要是什么和艺术新旧媒介之间的关系,他使用了一种相反的观察方式,于是在旧的当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